如何进行知识直观教学-如何进行知识直观

知识直观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渠道来直接感知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来讲,可以通过视察和探索物体的特点,使用图象和动画来可视化知识,和观看视频来获得直观的知识。可使用自然语言、编程语言等工具来获得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利用。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

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像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给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②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越来越容易。

③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④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知识直观的类型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的加工,形成对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知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没有这个起点,学生就只能从字面上死记一些空洞的概念或法则,而对概念和法则所反映的实际事物一无所知,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曲解。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有关情景及人物形象的领会;在学习历史、地理知识时,对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和有关地形地貌的领会等都需要借助于言语直观。

知识直观策略:

实物直观虽然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难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模象直观虽与具体实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实物的本质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对掌握花的构造的不同效果。该实验把学生分成能力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实物学习组,一组为挂图学习组。

实物学习组的学生,实际到花园去观察各式各样花的构造;挂图学习组只在教室内根据放大了的挂图来学习花的构造。两组学习时间相等。事后以有关花的知识与实物辨认两种方式来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挂图学习组在两方面的成绩均较实物学习组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