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怎样留住人才-基层如何留住人才申论

最近几年来,基层人材流失问题愈来愈严重。为了让基层留住人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改良基层工作环境和待遇;二是完善基层人材培养机制;三是强化对基层干部的鼓励措施;四是优化基层干部提拔任用体系等。同时,要重视基层干部的能力培养,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确保其正确实行职责,增进基层人材队伍稳定发展。

公务员申论提出对策题解题技巧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如何做

提出对策题是申论考试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题目,也是部分考生很怕在考场相遇的一类题,通常在考场耗时耗力难以得分。主要是因为对策主题考察十分灵活,大家对于材料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陌生,缺少相关话题对策的积累,不知如何下笔;

再者就是各位考生能够理解材料中的问题,大致的对策也能提及,但是表述不够规范,用词不够严谨,使得出现失分的情况。今天,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总结相关答题技巧并从“人才类、资金类、监督类、意识类”等四方面列举一些常用的规范表述,供大家学习参考。

答题技巧

1、题型问法:提出对策题要注意审题,审清楚是一问还是两问,避免漏掉答案要点。两问的情况主要有:题干中出现“并”,例如,分析或概况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作答要求中出现“问题概括全面”、“问题表述精准”等类似表述时,也要先概括再提对策。

2、对策来源:对策来源主要有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其中,直接对策在材料里可以找到,对于直接对策要直接写进答案要点中;间接对策主要是通过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反推,总结出解决的相关对策,对策题很多情况都是案例型的材料,正面案例的经验也是对策的一个来源,负面案例的教训也可通过反推来写出对策要点;还有就是大家在平时积累的相关经验表述。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积累。

3、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具体指的是对策必须要解决材料里的问题,更多的是强调内容上的对应,而不是形式上的对应;只要对策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即可。

4、有操作性:对策的表述一定要具体,而不是泛泛而谈喊口号,每条对策既要有宏观表述,也要有具体展开,具体展开时,可参考:主体+如何做(对象+方式+内容)+效果/目的的形式展开。

常用表述

1、人才类

近些年,有仔细梳理过我们各省试题的同学,会发现材料中经常提到“难以留住基层公务员;乡村教师流失;缺少职业技能型人才”等类似的话题。这其中均暴露出人才缺少或流失。因此,各位考生可以在考场考虑使用:加大人才投入;扩充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专业人才;而这几个关键词适合于总括的对策,具体对策还是需要就提论题比如可以考虑书写:出台优惠补贴政策、完善福利补贴制度;打通上升渠道、创优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政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专业所需人才;既要加强培训,又要开展外聘工作;根据人才特点需求,合理规划,灵活调配岗位。

2、资金类

对策题涉及资金问题通常都是“资金短缺、苦于没钱”等情况,此时可以考虑“加大资金投入;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投融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等;若材料中围绕乡村领域展开可参考发展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发放低息贷款、免押贷款、无息贷款等;若涉及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也可以考虑“政策支持、降低税费门槛”。

3、监督类

为了保障和促进当前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执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题设经常围绕监督方向展开,因此常见类型:“建立自上而下监督管理体系、落实一岗双责、两个责任,强化同级监督、互相监督、实行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拓宽监督举报渠道,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等。

4、意识类

提出对策题经常涉及各类主体思想意识层面出现问题,如村民垃圾分类思想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铺张浪费、讲究牌面,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淡薄等相关问题。

常见对策表述如: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发展观念,形成正确意识,加强思想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倡导良好家风,提高自律意识,培育良好风气,树立模仿榜样,营造社会氛围,引领舆论导向,传递价值观念。

以上就是申论考试中有关对策题的作答技巧以及“资金、监督、人才、意识”这四类常用的对策建议,欢迎各位同学学习交流。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近几年来,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由于医务人才比较匮乏,导致这些地区群众“看病难”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何有效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短缺、推动基层卫生事业良性发展?代表委员就此纷纷发表看法。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缺的不是先进设备,而是人才,以及留住高素质人才的机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市长林宝金告诉记者,由于该市地处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加上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卫生人才尤其是农村卫生人才仍然十分匮乏,制约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鹏告诉记者,他在福建省宁德市调研时发现,该市106个乡镇卫生院中,有65个乡镇服务能力达不到全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要求。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看,2011年宁德市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1.2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宁德市的国家级贫困县中,难见医学本科毕业生前来应聘;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卫生院,甚至出现多年来只有一位执业医师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中国民营医院协会副会长何伟说,虽然国家和地方每年会提供很多医疗知识技能培训,但基层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并不好,医疗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一些基层卫生院由于缺乏能够操作的医务人员,配置的检查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一些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的情绪增加,纷纷往城里的大医院跑,加剧了城市的“看病难”。

为什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认为,目前农村卫生人才短缺,主要是城乡差距所致。农村的基层卫生机构本身缺乏职业吸引力,加上在收入、养老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差距较大,很难吸引大量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关键还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工资待遇太低了。”夏鹏代表告诉记者,在宁德寿宁县,去年县公立医疗机构大学本科毕业生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扣除社保、医保等费用,实际月收入不足1600元。

“卫生人才发展的根本是政策。”林宝金代表表示,南平市正在积极探索,力争在政策创新、待遇保障等方面有所突破,“向外招一批、往上送一批、往下派一批、本地培养一批”,力争走出一条解决或缓解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的新路子。

夏鹏代表建议,国家应鼓励医科类高校本科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实行发达地区城市医生到欠发达地区挂职就医制度;合理确定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比例,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使公共财政投入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合理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何伟委员也建议,进一步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能力的建设,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培养适宜人才,留住合格人才,使更多的病人在基层医院解决一般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