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期量怎么计算-基期量如何快速计算

基期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水平,通常是用以衡量其他时期的数值与之相比较的标准。要快速计算基期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使用平均值法:将一段时间内所有数值求和后除以数值的个数,得到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值,即为基期量。

2、 使用中位数法:将一段时间内所有数值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中间的那个数,即为基期量。

3、 使用众数法:将一段时间内所有数值依照出现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序,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即为基期量。

以上内容三种方法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基期量怎么求

增长量=现期-基期

=现期-现期/(1+增长率)常用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基期量=现期量/(1+R)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R)*R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相差周期数。

基期:基期数指的是比较一个事物必须找到一个参照基数,这个参照基数就是基期数,例如2017年某企业盈利2.3亿元,为了比较2018年的盈利增长了多少,就需要拿2017的数据作为基数去比较。

2017的数据就是基期数。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与基期进行比较的时期的数值,就是现期量。

扩展资料

资料分析——求基期量

对于各位公考的同学来说资料分析模块备考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再过多赘述了。而就在这资料分析当中却还有好几类题型,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其中的一个——求基期量。

说到基期量虽然近几年的考题当中作为考点单独出题的并不在多数,然而却常常和其他问题牵连起来共同来考察诸位考生,故此看似不在,其实处处都在。到这里很多同学便会问了,为什么基期量不单独出题而要和别的问题牵连在一起呢?原因很明白,因为基期量并不困难甚至还比较简单,如果单独出题则是各位考生必拿的分数之一,如果和别的一起考察那它便是我们做该题的基础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它的重要性远远不能只依据它的题量来进行衡量。

那么如果单独命题会如何来考察呢?一般题目会告诉我们现期量及增长率让我们来求基期量,故此对于单纯求基期量的题目此式——会频繁出现,该式并不复杂,所以解出答案的关键便落在如何更快的将该式子算出来,下面我们就分情况来进行讨论:

情况一:当r较小,一般小于或等于5%,此时建议采用化除为乘的公式进行解题。

基期量公式具体如下:

1、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基期量=现期量/(1+R);

2、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R)*R;

3、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相差周期数。

基期量即时指数=(A / B)× C,其中:

A:即时股票的市值。(即时的指数样本股票的总市值)。

B:基期股票的市值。(基期的指数样本股票的总市值)。

C:基期指数值。(起始点的指数值)。

上式中,B、C的值是固定常量。每年、每月、每日开市,股票价格是变的,即A值是变化的,一日内开市的每时每刻A都在变化,从而计算出即时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