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如何理解好孩子定向
“好孩子定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指的是一种对孩子行动的期待和评价。以下是一些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的方法:
1、 理解孩子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无二的,有自己的性情、兴趣和能力。因此,评估孩子是不是符合“好孩子定向”的标准时,应当斟酌他们的个性特点。
2、 培养积极的特质: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等。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积极特质,如责任感、自尊心、同情心等,来帮助他们成长为“好孩子”。
3、 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可以帮助家长更准确地判断孩子是不是符合“好孩子定向”。家长也应当聆听孩子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感受。
4、 斟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好孩子定向”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家长应当斟酌到这些因素,以确保他们的期望和评价是公平和公道的。
“好孩子定向”应当是建立在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基础上的,而不是一种呆板的标签或评判。通过关注孩子的个性、培养积极的特质、与孩子沟通和斟酌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并支持他们的成长。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C
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和六阶段,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儿童认识 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 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 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年龄如下:
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4、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5、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儿童只按行为后果是否能满足需求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
6、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儿童认为让人高兴,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或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都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7、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儿童会遵守社会规范,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
8、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社会法制取向阶段”。个体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把法律看作是反映大多数人意愿和促进人类幸福的工具。
9、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也称“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个体判断是非是根据在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是对普遍意义上的公正(人权平等,尊重个人等)的抽象的道德原则,他们超越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