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袭人警情处置法律依据-动物袭人如何处置

对动物攻击人的事件,应当依照以下步骤处理:

1、 立即报警:一旦产生动物攻击人的事件,应立即拨打当地警方或相干部门的电话报警。

2、 保护现场:如果可能的话,应当尽量地保护现场,并尽可能不要移动受害者或任何物品,以便警察能够进行现场调查。

3、 提供医疗支援:如果受害者受伤,应立即提供医疗支援,包括止血、包扎等。如果受害者需要紧急医治,应立即送医院。

4、 与动物管理机构联系:如果是野生动物攻击人,应尽快联系当地的动物管理机构或野生动物救济组织,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

5. 记录情况:在等待警方到来的过程当中,应记录下所有相干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害者的情况和可能目击者的联系方式等。

应对动物攻击人的事件需要冷静和理智,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本身和他人的安全。

老虎袭人为何不开枪?浙江只2家动物园配麻醉枪

为什么不开麻醉枪呢?

前几天,印度一头老虎从自然保护区内逃出,流窜到附近村庄,咬死六人。搜索队找到老虎后,骑着大象的护林员用麻醉枪射击老虎。

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正月初二发生老虎袭击人事件,老虎被两枪击毙。此前,动物园曾用高压水枪、鞭炮驱赶,但无效。

那为什么不开麻醉枪呢?业内人士透露,雅戈尔动物园没有麻醉枪。

麻醉枪的准确叫法是麻醉注射枪,属国家管控枪支。据了解,浙江省内目前有动物园18家,配备麻醉注射枪的只两家,一家是杭州动物园,一家是安吉百草园。

动物园多没有麻醉枪的情况不是浙江独有。“国内动物园大多没有。”业内人士说。

麻醉注射枪是管制枪类,不是想配就配

麻醉注射枪被触发后,发出的是液体,不是火药,“子弹”其实是针管,针管上有含麻醉剂的针头,射中目标后,针头缩回。

2015年4月24日修正发布施行的《枪支管理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野生动物保护、饲养、科研单位因业务需要可以配置猎枪、麻醉注射枪。

那为什么这么多动物园不配呢?麻醉注射枪不是想配就配的,既然是管制枪类,就跟真枪实弹一样要严格管理。

按规定,动物园要配麻醉注射枪,先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申请,公安机关审批后报请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核发民用枪支配购证件,然后申领。日常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应有牢固的专用保管设施,枪支、弹药分开存放”,要设专门的枪弹库,还有严格的登记制度,日常交接检查保养等,需投入较大的人防物防技防。“建一个枪弹库大概几万元,加上一套管理系统设备,二十万总要的,还要配专人负责,安排人值守,这也是不小的费用。”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有关人士说。

“为一把枪投入这么多成本,动物园觉得吃不消。”在寸土寸金的动物园开辟一块场地作枪弹库,还要安排专人,关键是还不能一定保证安全,万一枪支丢了、被盗了,都是隐患,“问责不是闹着玩的”,园方经成本核算、安全考虑后会放弃。

麻醉注射枪不是标配,园方也可选择不配

而且,麻醉注射枪并不是动物园标配,“属于可以配备的范围”,从法律层面说,园方不配也没问题。

有的园方会有变通办法,像杭州动物园配购麻醉注射枪,但对麻醉注射枪的日常管理由景区公安代管。

这也是从安全考虑。据前述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人士介绍,公安机关负责对枪支的监管,如果园方申请,代管是可以的,“但配枪主体依然是动物园”,公安机关是不能使用麻醉注射枪的。

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总站和公安部门最近开了个会,希望“让有条件的动物园申领麻醉注射枪”。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人士说,公安部门会对枪支使用管理进行日常监管。

麻醉注射枪也不一定管用,没射中还可能惊扰老虎业内人士说,即便配备麻醉注射枪,一旦出现类似猛兽袭击人的突发情况,也不一定有效。因为麻醉注射枪的射程很短,只十多米。

1月29日,击毙雅戈尔动物园“咬人老虎”的是宁波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防暴突击队两名队员,用92式制式手枪和79式微型冲锋枪开枪,92式制式手枪射程50米,79式微型冲锋枪是200米。

“除了射程因素,老虎跑来跑去,万一没射中,惊扰到它,更导致它的暴躁,对人造成更大伤害,而且对于这么大、皮又厚的老虎不一定有效。”参与事件处理的一位民警说。

所以,动物园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动物威胁到人的生命,不仅人危险,动物也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处置时会考虑最直接有效的做法,首先保人,而选择击毙动物。

动物园大多只有吹管,几乎是鸡肋没有麻醉注射枪的动物园怎么预防突发情况?据了解,多数动物园有麻醉剂吹管,约1.2米到1.5米长。

吹管是根细管,里面塞一根针管,针管里灌有麻醉剂。出现突发情况,园方会使用吹管,一般是对着动物屁股吹,因为屁股上肌肉面积大,好吸收。

一根吹管的针头最多装5毫升左右的麻醉剂,有的更少,射程只有几米。

对大型野生动物,如成年老虎,至少要20多毫升才有效果,成年大象需要的剂量更多,100毫升都不一定够,“但不断地吹针在突发状况下是不可能的。”一名兽医说。

麻醉剂要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至少等10~15分钟,且效力不一定持久。

杭州张旭宠物医院院长张旭10年前曾给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狮子做过手术。当时,温岭动物园送来一只肘部患肿瘤的成年雄狮,200多斤重,装在压缩笼子里送到医院。压缩笼子可以渐渐变小,一定程度上可约束动物转身,避免意外。

张旭说,自己当时“隔着笼子对着它屁股吹针”,手术持续一小时,吹了好几针,第一次连续吹了两针才有效果,大家把狮子抬出来放到手术台上。手术中,十多分钟后麻药劲过去了,“它眼皮在动”,又补了一针。

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熊伤人事件,一员工遭熊袭击致死。这不禁让人想起4年前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此次事件的原因还没有定论,但是这两次事件都告诉我们,野兽终究是野兽,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生活在动物园里而掉以轻心。不幸遇到猛兽袭击应该如何自救?

一、不幸遇到猛兽袭击应该如何自救?

想要避免遇险,最重要的就是远离危险。但我们总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如果在外真的遇见了熊,我们该怎么自救呢?网友说:我一个滑铲......打住打住,这肯定不行。装死吗?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在野外遇见熊,装死可以逃过熊的袭击。实际上,如果你真的遇见了饿极了的熊,或者它被你刺激到了,谁会管你真死假死?我们要知道,熊的视力极差,但是嗅觉十分灵敏,如果你看见了熊,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这样可能会引来熊的袭击。如果熊没有向你走来,你可以悄悄的走到下风向的地方,这样熊就闻不到你的气味,然后再慢慢远离。

二、如何避免动物袭人事件?

首先,相关部门应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或者繁殖区,对游客进行警示教育、设立警示牌;此外,还应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为入园游客提供安全防护设施和基础防护方法指导,最好是能为入园游客提供统一的带队人员,增加参观过程的安全系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游客自身来讲,更重要的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相关规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针对私家车进入野生动物园的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同时提供游览车可供选择,或许这会是一个保留野生动物园观赏项目的折中之道。

三、为何饲养员会被熊袭击?

上海野生动物园是国内最大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主打特色之一就是可乘车进入放养区,与猛兽及大型食草动物亲密接触的旅游活动。遇难的是一名饲养员。他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他才26岁,是上海人,在动物园里饲养老虎,才工作两年。事情发生时,他正开着车在熊区监督挖掘机工人施工,没想到挖掘机突然出了故障,车里的工人下车查看情况。他连忙下车去提醒,在回车上的一瞬间被熊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