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值的账务处理-如何做减值分录

减值是指企业在资产产生减值时,应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对已确认的资产价值进行调剂,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可靠。减值分录指的是在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减值分录时,首先需要判断是不是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判断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则需要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辨认可能产生减值的资产:这包括可能由于市场状态、经济环境等因素而致使的价值降落的资产。

2、 对可能产生的减值进行估计:这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方法和模型,例如市场比较法、本钱与收益法等。

3、 计提减值准备:将预计的减值损失从资产账面价值中减去,从而构成减值准备。

4、 将减值准备记入当期损益:减值准备应作为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企业确当期损益。

5. 如果以后不再需要减值准备,则应将其转回至资产账面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减值分录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减值分录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财务顾问。

存货发生减值如何写会计分录?

当原材料可回收价值远低于账面的价值时,根据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需要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那么企业的存货发生减值时,具体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存货发生减值的会计分录

1、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什么是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

主营业务成本是什么?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减值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难免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某些减值。碰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该如何写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1、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处置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一般清理净损益的时候:

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反之则做营业外收入

什么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所谓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可以这样做: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要注意的是"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属于资产类,不要弄混了。到月底结转的时候:借:本年利润,贷:资产减值损失。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会计制度》对八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做了规定。但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依据,使得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其具体问题如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国际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时间则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此规定,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使不同企业具有可比性。

需要说明的是: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以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和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从现行的会计制度和颁布的准则内容来看,现有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计量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现有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难以掌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