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如何调控经济-财政政策如何调控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调理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税收等的调剂,实现对总需求的引导和调理。具体的调控方式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调理财政赤字,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以下是我整理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调节经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都是从价值上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以及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影响就业、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实践中,表现为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也是逆经济风向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等。具体地说,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降低贴现率,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变动法定准备率也能够改变经济中的货币数量。随着经济中货币量的改变,影响了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进而达到影响国民收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
央行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1月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央行获悉,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易纲主持会议。各党委委员就分管工作提出要求。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 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会议指出,上个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了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升,结构继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风险,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加强预期引导,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了2017年工作的十项主要任务: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流动性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发挥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作用,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二是继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钢铁煤炭去产能、重点行业转型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双创”、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康养老、小微企业、就业、少数民族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继续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是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四是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和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落实工作。五是持续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六是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七是深度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八是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九是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十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2017年将召开党的,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会议强调,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做好中央银行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看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调节经济”的人还看了:
1. 财政金融政策调节经济论文
2.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3. 财政政策如何调节经济论文
4. 财政政策如何刺激经济
5. 有关财政金融政策调节经济的形势论文(2)
财政政策的三大手段
财政政策“点调控”是财政政策针对某个小的方面集中调控。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段话指的是剥削阶级国家怎么使用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
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财政政策的三大手段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和国债。
1、调整财政支出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社会保障支出等;减少财政支出则可以抑制经济过热,例如削减军费开支、减少行政性开支等。
2、调整税收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增加税收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减少税收则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税基等方式来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3、发行国债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国债是一种债务工具,政府向公众借入资金后,需要按照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借款。发行国债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国债发行的规模和节奏来调节经济运行。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1、控制货币供应量: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减少货币供应;加息可以提高借款成本,抑制企业和个人的借贷需求,进而减少货币供应。
2、加强价格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操纵和恶性竞争。通过打击价格垄断、加强价格监测和信息公开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价格上涨。
3、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抑制价格上涨。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4、加强财政政策调控: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例如,减少财政支出可以抑制投资需求,减少货币供应;增加税收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5、扩大供给:政府可以通过扩大供给来抑制价格上涨。例如,增加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规模,提高供给能力;增加住房供应,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