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如何判断故意犯罪
故意犯法是指行动人明知自己的行动会造成某种危害后果,依然故意实行的行动。判断故意犯法主要需要斟酌以下几个方面:
1、 行动人的主观心态:是不是具有主观故意是判断故意犯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行动人对违法行动的结果持有积极的心态,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可能会致使某种结果,则可以认为其有故意犯法的嫌疑。
2、 行动的具体表现:通过视察行动人的具体表现,例如是不是有计划、是不是反复实行等,可以初步判断是不是存在故意犯法的可能性。
3、 刑事责任的承当:如果行动人的行动违反了刑法的规定,应当承当刑事责任,则可以认定其存在故意犯法。
4、 证据的搜集和分析: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干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物证鉴定等,可以进一步肯定行动人的主观心态和行动表现,从而判断是不是存在故意犯法的可能性。
判断故意犯法需要综合斟酌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行动人的主观心态、行动的具体表现、刑事责任的承当和证据的搜集和分析等。只有全面、客观地进行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1、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如下:
(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
(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没有造成不会构成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包括粗心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
法律分析: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