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公务考试岗位呢-如何选公务考试岗位

公考,全称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国考和省考两种。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根据本身条件、专业、地域等因素综合斟酌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
1、 考生应仔细浏览招考公告和职位表,了解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信息,肯定自己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是不是符合岗位需求。
2、 根据本身的职业计划和发展方向,肯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岗位类型,例如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等。
3、 在选择岗位时,要斟酌岗位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岗位可能工作压力大,但收入也相对较高;而有些岗位可能工作稳定,但薪资待遇较低。
4、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劣势,结合岗位的要求,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岗位。如果不肯定自己的优势,可以寻求亲友或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
5. 依照规定的报名流程进行报名,注意掌控好报名时间和资历审核的截止日期。
在选择公务员考试岗位时,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认真浏览招考公告和职位表,并综合斟酌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省考职位怎么选
选岗必知技巧!
01了解选岗步骤
首先,选岗之前要大体看看招考公告,自己是否符合招考条件,以及具体的报名缴费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拿到职位表后,先浏览再筛选。一般来说,都是先从自己的专业开始筛选,筛选出符合自己专业要求的岗位。再从地区入手,把愿意去的地区岗位留下,不愿意去的删掉,然后再比较各岗位之间的差异,单位类型、招考人数、2年工作经验、备注要求等等,最好挑一个岗位要求尽可能多的,符合自身条件的。
因为在公务员考试中,一个岗位报名人数的多少,决定了你上岸的难易程度。而限制条件越多,则报名人数自然不会太多。
02明确自己的目标
任何选择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通盘考虑,相信你的高考填志愿,研究生选方向,都是如此,现在公考选岗,也是同样的局面。
进入体制的同学无非就是两种目的,一种是追求稳定过小日子,另一种是雄心壮志要走仕途,如果你是前者那么首要考虑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如果你是后者,那么就要选择一个靠近中枢或者平台高的部门,因为这样的部门起点高,发展快。
03结合自身实际,考虑生活
上岸后,后悔的考生大多因为选岗时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上岸后的生活和客观实际,所以不是辞职再考就是立志考回家。所以我们要吸教训,尽量避免。
首先第一个是距离问题,如果你对离家近不近这个点无所谓的话,其实可以忽略这步,但是如果你还是希望离家近点的,一定要慎重选择了,因为一旦考上,可不是你想调走就调走的,所以尽量报考时就选择自己想去的地域范围,当然现在公务竞争比较大,也不是说要让大家来挑,主要是希望大家慎之再慎。
04选岗还要注意这几点,更加如虎添翼
①尽量不要选择只招一个人的
公务员考试五分靠努力,五分靠运气,如果只招录一个人,但凡有一个学霸存在,你就可能成为炮灰,此为其一。其二,大部分岗位是按照1:3确定面试人数的,而且面试分数拉分还是蛮大的,有的人笔试不占优势,但面试能力很强。
②热门专业扎堆慎选
如果你看到一堆十分耳熟能详的专业在一起,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哲学+管理学等等等,这样的你也要慎重,因为这些个热门专业加起来基本和不限专业没啥区别了,有些岗位例如文秘,只要是大文科范畴的都要,你想想这样的结局一定是人满为患,所以别以为躲过了三不限就完事了。
③查看往年分数,做到心中有数
查看往年你想要选择岗位的进面分数,这样可以知道大概难度,看看把握大不大,需不需要做调整。你这样一对比就有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也知道了考试的难易程度。参考会更从容一些。
二如何筛选岗位?
公务员发布公告后,职位表都是Excel的文件发布出来的,我们要筛选出符合我们自己专业、学历的岗位,可以利用Excel的筛选功能。
我们以18年省考公告来做例子:
第一步:在你想要筛选的那一栏通选,然后再点击菜单栏筛选功能
第二步:点击筛选功能后,会在你想要筛选的那一栏出现一个个箭头
第三步:例如选择筛选自己的专业,点击“专业要求”里面的箭头,会出现下拉列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打勾即可。其它关于学历、基层经验都可以用同样方式来进行筛选!
公务员考试怎么选择职位?
一、筛选可以报的职位。
这里涉及到限制条件,一般公务员考试的限制条件包括:户籍、生源地、政治面貌、学历、专业、基层工作经验(私企工作经验也属于基层工作经验)、服务基层项目(包括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英语水平,性别。在选择岗位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条件,还有户籍、政治面貌、学历、专业;基层工作经验(毕业2年内未就业算不算应届生,这些都了解清楚)。还要注意“备注”栏。如有一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如果不符合条件,要跳过。在符合招考简章中的基本条件要求后,仔细研读职位表,利用筛选功能选出,把自己不符合条件的岗位排除掉,剩下的就是可以报考的岗位。
二、找出想报考的岗位。
这就按照自身的需求来决定了。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城市、部门、级别(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优先考虑城市,选择城市时,可以使用排除法,逐步划去自己绝对不想去的地方。如果对于所选城市没有过度的要求和限制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前景相对好一些。
接着考虑单位级别优先选择。公务员体系中粗略地分为“国省市县乡”五个等级。除此之外就要优先报考符合自身条件的最高级。以“国”级为例。分成部委、直属机关和垂直管理机关。部委和直属机关同级别属于正部级,应该优先选择。部委有:政部、卫生部、文化部、公安部、外交部、民政部、司法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和审计署等。直属机关有: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新华通讯社、中国气象局和中国专利局等等。垂直机关:常见的有税务局、海关、海事等。
三、选出相对而言机会大的岗位。
某些岗位是否容易考,还是有规律的。记住一个原则,“专业限制越多的岗位,可能考上更容易”,一般限制条件越少的岗位(三不限)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发达地区、热门岗位竞争激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查询往年报考人数和入围分数线、竞争比等。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四、结合选定目标岗位。
如果有同学坚持考省会城市,那么直接找出你想考的岗位直接报名就行了。如果你只求有个稳定工作,只求想成为公务员中的一员,那就是可以倾向基层岗,或者“服务期最少5年”,这样自己选择的范围比较广,但是记住一定不要为了考上而考,有的地方偏远,生活不便,还是要好好考量一下。另外报名期间,应多关注各职位报名情况,避开过热职位或者招录人数少,报名人数多的岗位,一定充分利用好专业、经历、学历等优势!可以多选择几个备选岗位,再根据报名情况来确定最终报考的岗位。
第一步:了解职位表的构成
每年国考公告发布时,招考简章也会同步发布,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位表。
职位表由4张工作表组成,分别为:中央党群机关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职位表。
每张工作表里有20 余列,每一列都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如: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招考职位、职位属性、职位简介、招考人数、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面试人员比例、工作地点、咨询电话、备注等等。
职位表的表头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机构层级、职位属性、职位名称、职位简介、工作地点等均属于招录职位本身自带属性;而专业、学历、学位、基层工作最低年限等属于职位对考生的要求。因此,考生在打开职位表时,要先弄明白每一列的意义。
第二步:从自身条件入手先选取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自身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考生主观意识不能改变的。无论职位有多好,你有多么中意,如果你本身的条件达不到,再喜欢也是徒劳的。因此,我们要首先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选择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职位对考生的要求包括: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此外不能忽视“备注”一栏,还会规定应届生、户籍(生源)、性别、外语水平、资格证书、相关工作经历等等条件。
考生需要符合职位要求的所有条件才算符合报考资格。
第三步:从职位本身入手选取自己喜欢的职位
经过了上述层层筛选,考生可报考的职位一般就所剩无几了。下一步考生要做的就是看招录职位本身是否符合你的预期,比如招录部门、机构层级、工作地点等。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职位筛选出来,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比了解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发展前景、报考条件、竞争力等变化,综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锁定自己心仪的职位。
报考时需慎重对待职位选择,不要急,前几天多为观望期,随着报名截止日期的临近,每天职位信息都会有新变化,因此大家不要在一开始仓促决定。在填报的时候,建议大家至少要有三个以上备选预案,避免因资格审查不通过或者职位合适或者竞争比例非常高等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不要给自己特别有限的选择机会,多一个选择不会有坏处。
祝愿每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能如愿以偿报得自己心仪的职位,实现自己的梦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