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所以照形出自哪-明镜所以照形如何断句

"明镜所以照形,如何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镜是用来映照形象的,那末应当如何断句呢?"

对这个问题,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但是,一般来讲,根据句子的语法和意义,可以将这句话断成两个句子:

1、 明镜所以照形。

2、 如何断句?

这样断句的好处是可以清晰地表达每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且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全部语境。

文言文浣花溪记的断句

1. 将文言文《浣花溪记》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

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

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

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

走尽了桥,路的左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

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

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

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惟妙惟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

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

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象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

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

楚人钟惺记录此篇。

2. 浣花溪记前两段原文翻译

作品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3. 《浣花溪记》短文解释

作者 钟惺(1574—1624),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字伯敬,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公元1573—1620年)进士,官做到福建提学佥事。他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明代后期与公安派并称的文学流派)的创始者,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公安派相同,提倡抒写性灵的作品,同时又企图以幽深峭拔的风格来矫正公安派的浮浅之弊,在反对当时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因而使作品流于冷僻苦涩。

著有《隐秀轩文集》。 原文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1)。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2)、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瓜(3),窈然(4)深碧、潆回(5)城下者,皆浣花溪委(6)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7)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8),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9)。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10)。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11)。

舁夫云通灌县(12),或所云“江从灌口(13)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14)。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15)。桥尽,一亭树(16)道左,署曰(17)“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18)。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19),乃睹“浣花溪”题榜(20)。

过桥,一小洲(21)横斜插水间如梭(22),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23),始为杜工部祠(24)。象(25)颇清古,不必求肖(26),想当尔尔(27)。

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28)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29)。

钟子(30)曰:杜老(31)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32),各不相袭(33)。严公(34)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35)!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36)。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37),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38)。 时万历辛亥(39)十月十七日。

出城欲雨,顷之霁(40)。使客(41)游者,多由监司郡邑(42)招饮,冠盖稠浊(43),磬折喧溢(44)。

迫暮趣(45)归。是日(46)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47)钟惺记。 注释 (1)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旧名长星桥。传说三国时蜀国费祎(衣yī)出使吴国,诸葛亮在这里替他饯行说:“万里之行始于此。”

因此改称万里桥。

(2)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

规:画员形的工具。这里指圆弧。

(3)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chén)瓜:颜色象镜子,象美丽的石头,象绿沈瓜。鉴,镜子。

琅玕,美石。绿沈瓜,一种深绿色的瓜,史载梁武帝西苑食绿沈瓜。

(4)窈(咬yǎo)然:幽深的样子。

(5)潆(营yíng)回:水回旋的样子。

(6)委)水流聚的地方。

(7)少陵:杜甫自稳定少陵野老(少陵原,地名,在陕西西安市南)。

浣花居:在浣花溪的住宅,就是草堂。

(8)青羊宫: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浣花溪附近。

传说是老子与关尹喜相约会见的地方,明初蜀王朱椿重建。

(9)平望如荠:远远望过去,树木象荠菜一样。

(10)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11)这句说:自青羊宫羊宫向西,所流经的桥有三座,距离都不到半里路。

(12)舁(鱼yú):抬轿子的人。灌县:今四川灌县。

(13)江:指锦江。锦江发源于郫县,流经成都城南,是岷江的支流。

岷江发源于岷山羊膊岭,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

灌口:灌县古为灌口镇,西北有灌口山。(14)稍断则复见溪:没有人家的地方又露出溪水来。

(15)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溪边的人家)编起柴竹做门户墙篱,很是整齐。(16)树:建立。

(17)署曰:写着。(18)武侯祠:诸葛这的庙祠,在成都市南百花潭上。

(19)复以水槛:此语连上文的意思是说:板桥两帝有栏杆,上复顶盖,销售量走廊一样。(20)牓:匾额。

(21)水中的陆地。(22)横斜插水间如梭(所suō):横在水中,象任插着的梭子一样。

梭,织布用的梭子。(23)梵安寺:在成都市西南五里,与杜甫草堂相连。

研制成功为桃花尼寺,隋文帝时改为梵安寺,俗称草堂寺。(24)杜工部祠:在浣花溪上,宋朝吕大防所建。

(25)象:植 甫的象。(26)肖:相象。

(27)想当尔尔: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28)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

署华阳:代理华阳县令。署,代理官职。

华阳,今四川华阳。(29)碑皆不堪读:碑文已风蚀得不能读了。

(30)钟了:作者钟惺自称。(31)杜老:对杜甫的尊称。

(32)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据说后汉时公孙述在这里屯过田,所以叫做东屯。公元766年四月,杜甫从成都迁移到这里居住。

险奥:形势险要、地方僻远。(33)查袭:相同。

(34)严公:指严武。严武做剑击节 度使时,经常照顾杜甫的生活。

(35)这句说:如果严武不死,杜甫可以一直在浣花溪住下去,在患难中朋友的帮助是太重要了!(36)夔门:夔门峡,即四川省东部瞿塘峡西口,为四呼东面门户。这句说:但这也是天意让杜甫来到夔门,使那里增加一些胜迹罢了。

(37)暇整:安祥不烦乱。(38)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姓名不祥,死后尊为司城贞子。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浣花溪记 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1.D

2.A

3.D

4.

①水光树色清幽,秀丽,使人心神、肌肤都觉得清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桥与桥之间,相距都不到半里。

②溪水的东边住了一些人家,因此,溪水常常被挡住看不见,没有挡住的,又显现出来。像这样的地方有好几处。

③可以看到一个小沙洲,像梭子一样横斜着插在水面。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就不能通到洲上去。

④穷愁潦倒,为生活而奔走,还能选择景色奇丽的地方居住。胸中宽松不乱,就可以应付世事变故。

1.趣:通“促”,急,赶快。

2.A.才。B.竟然;C.是;D.你的。

3.作者极大的赏玩兴趣不是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热闹哄哄引起的,表达应是愤世嫉俗,鄙视豪贵的感情,而不是对隐居的向往。

译文:

从成都出南门,向左走是万里桥。向西转弯,又曲又长,纤巧秀丽,人们看到的形状像连环,像玉—,像玉带,像圆规,像弯钩,颜色像玻璃,像美石,像绿沉瓜,幽深而暗绿,萦绕回旋在城墙下的,都是浣花溪汇流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到杜甫居住的草堂,浣花溪才有专名,那是因为杜甫住在那里罢了。

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离得远一些,有时离得近一些。但岸边竹翠柏青。对岸林木阴森,直到溪水的尽头,远远地望过去,像荠菜一样。水光树色清幽,秀丽,使人心神、肌肤都觉得清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桥与桥之间,相距都不到半里。轿夫说溪水通向灌县,有人说:“江水是从灌口来的”,说的就是这个。

溪水的东边住了一些人家,因此,溪水常常被挡住看不见,没有挡住的,又显现出来。像这样的地方有好几处。这些人家的房子,有捆起柴当门的,也有编起竹子当门的,但都做得很好。过了桥,有一座亭子立于道路的东边。上面署有名字:“缘江路。”

经过这里就是武候祠了。武候祠前面横跨溪上的是一座木板桥。一个桥墩,桥上建有栏杆。到这里就可以看见“浣花溪”的题额。过桥后,可以看到一个小沙洲,像梭子一样横斜着插在水面。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上面修建了一个亭子,命名为“百花谭水”。从这个亭子回转,经过一座桥,再过梵安寺,才是杜工部祠。祠中杜甫像清癯古朴,不一定就是那个样子,只是人们想象是这个样子罢了。还有一个石刻像,附有杜甫的传记,那是何仁仲署理华阳别驾时制作的,碑文已经不能认读出来了。

钟惺说:杜老先生两个住所,浣花溪显得清远,而东屯显得险奥,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严公不死得太早,杜甫是可以终老于浣花溪草堂的。患难对于结交朋友来说是很重大的问题啊!然而天意驱遣他憎添了在夔门这一段不平常的生活。穷愁潦倒,为生活而奔走,还能选择景色奇丽的地方居住。胸中宽松不乱,就可以应付世事变故。就像孔子(为避祸)化装到司城贞子家里的时候一样。

今天是万历辛亥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天像要下雨的样子,一会儿就放睛了。到这里游玩的人,大都由当地官府招待,来来往往都是些做官的人,弯腰打躬作揖,到处闹哄哄的。到了傍晚,大家才匆匆回去。这一天清晨,我是一个人前往的。

5. 浣花溪记翻译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以上是你要的前两段,下文的翻译在这里了.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的左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惟妙惟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象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记录此篇.希望可以帮到你啊,。

弘一法师

一、“弘一体”的艺术特色

书法艺术的本体是文字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包括线条、结构、章法等),文字本身表达的内容无关紧要。观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完全可以说达到了书法与所书文字两者之精、气、神的完美统一与融合,朴质无华而感人至深。其境界可谓“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的最后偈言或与之最契:“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马一浮认为弘一法师书法“晚岁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叶圣陶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概括为“蕴藉有味”;弘一法师自谓“朽人之字所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歌德评价希腊艺术时所言,“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或可借用为“真诚的恬淡,静穆的伟大”,庶几可传“弘一体”之基本精神。其基本特征,概而言之,即:笔画无锋,字体修长,通篇疏朗,“全面调和”。

弘一法师书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写经、信札、结缘(包括佛语、格言、警语等)、著述以及纯粹创作。“弘一体”主要运用于写经与结缘及创作的书法作品中。

二、“弘一体”的发展阶段

首先,“弘一体”是随时间不断变化演进的,而且从探索、初具形态到成型,再至精进而臻化境,从未静止。再者,“弘一体”在同一时期面貌也不尽相同,丰瘦、润枯并存互见,多方行进未有止息。此谓“勇猛精进”也。笔者以为其基本脉络是:由扁入方而达于修长,由丰入瘦而达于韧健,由秀入静而达于无态,由放入敛而达于自由;润与枯为其两条主线,在1941-1942年间达到各自高峰并互相融合汇集。总的说来,其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1923-1932年)

这个阶段是弘一法师对书法艺术试验探索的阶段,所以书法面貌比较复杂。代表作是1924年的《佛说大乘戒经》。

弘一法师出家后没有停止过书法活动。

1918-1923年,弘一法师是沿着原来北碑的路子求发展,但融入了佛教文化;所以,虽仍是碑体,但笔下减少了锐利、凌厉之气。

1923年,弘一法师得到印光法师的劝导:“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于是,他决心根据写经的要求改弦易帜,转变书风。他找到了晋唐小楷,书风开始转变,这可以说是“弘一体”的起点。当年即有所成,在9月1日(阴历)致堵申甫的书信中,弘一法师说,“拙书尔来意在晋唐,无复六朝习气,一浮甚赞许。”主要特征为结字由扁入方,神清气和,温润如玉。至1929年,弘一法师书灵峰大师偈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结字修长,丰瘦得宜,章法疏朗,为“弘一体”基本形成之标记。但每每笔画首尾,仍有锋颖。此种风貌在本阶段并不多见,可视为探索之作。

1931年受菩萨戒前书录羯磨文,始见寒瘦。但其中,笔画欲收还放,字体或方或长,章法自然有致,几种形态并存于一纸,总体看尚不成熟。此种风貌在本阶段仅见此一件,似为试笔。

第二阶段:为确立期(1932-1939年)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1932年所书的《佛说阿弥陀经》。这是弘一法师为其亡父120周年冥诞向所书,笔画蕴藉,字体修长,16屏5尺条幅各自空疏简净,一丝不苟。刘质平评其为“先师最重要墨宝”;1936年在上海展出时,被《佛学半月刊》誉为“墨林瑰宝”。在此阶段,“弘一体”的最主要应用形式——写经迈向成熟。

1936年为悼念亡友金咨甫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可谓字字精严净妙,一派天机佛心。

寒瘦书法以1939年为《护生画集》题词为代表。《护生画集》意在引导俗众,提倡人道主义,故画风简约,文辞直白,书法要求首先明晰易认,其次平和简淡,洁净温仁,使读者观图文、诵文辞时,能从中得到感染熏陶。这种寒瘦的书风借《护生画集》的流布,成为“弘一体”的主流认识。

两者兼具的代表作是1938-1939年书写的对联、中堂、横披、条幅等。例如1939年所书“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1939-1942年)

写经、信札、创作等诸体例的“弘一体”都成熟,并且逐渐融合到一起,在1942年达到了高峰。代表作是1942年元旦试笔所书益法师警句,笔画韧健,润枯合宜;结体修长,收放自如;章法平实,散淡无态。所示境界,诚如弘一法师致马冬涵书信中自述,“朽人之字所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乃是“疏朗、恬静”类书法中难以逾越的峰顶。

1942年年初所书韩《曲江秋日》诗轴为寒瘦书风之代表,人,书俱老,已臻化境。体现最高成就的是弘一法师临逝前三天所书“悲欣交集”。字体雄迈,飞白苍茫,异于“弘一体”的恬淡静穆,极具张力;就章法看,上面两字松且有向左下压之势、下面两字紧且有向左上升腾之意,互相对比,打破了“弘一体”中一贯的平衡,喷薄而出的是真性情、强生命,直入无我之境,为书法史上抒情书法之最强音。

三、“弘一体”的成因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的精神视野,以及本人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是与他的艺术密切相关的”。所以,“理解书法,首先是对书法家的理解”。就“弘一体”的个案而言,正是因为作为书法家的弘一法师由儒入僧的特殊经历,所以才有“弘一体”的产生。总的说来,诚如叶圣陶所言:“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而终于独创,不模仿打不起根基……用真诚的态度去模仿的,自然而然会回遇到蜕变的一天。从模仿中蜕变出来,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笔者认为,“弘一体”之根本就在于这个“真诚”二字。

1.历年累积的必然结果

这个积累包括技能和学识修养两个方面。弘一法师早年在书法方面下过苦工夫,又有扎实的旧学功底,诗词文章、绘画,书法,金石无所不精;及至后来考入南洋公学吸收新学,再赴日留学,遍学音乐、西洋绘画、戏剧等诸多艺术,眼界、思维大开,学养日深,眼力日强。这是由弘一法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从时代而言,当时朝代更替,战争连绵,正是变革的时代;旧学犹存,西学渐进,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从环境看,弘一法师当时是富家子弟,而晚清京津一带的富家子弟流行琴棋书画的风尚。因此,弘一法师得以丰富、全面的累积。

从技能看,弘一法师早年师从名家唐静岩,篆、隶、真、草无所不学,尤其是北魏碑体,用功尤深。夏尊在《李息翁临古书法后记》中说:“居常鸡鸣而起,执笔临池,碑版过眼,便能神似。所窥涉者甚广,尤致力于天发神谶、张猛龙碑及魏齐诸造像”。可见弘一法师临摹是极其认真,并能神形兼备,以至可以乱真的。

从学养看,弘一法师的文化知识结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旧学,也就是传统文化;二是新学,又称民主文化;三是西学,即西洋文化。这些种文化汇集一身,互相碰撞、渗透、融合,形成其兼容并包、广博深远的文化结构,同时也造就了其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当然,我们可以肯定,弘一法师的文化结构中更多的是注重人文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关怀,所谓“自度”;皈依佛教后,弘一法师一心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此所谓“度人”。

深厚全面的学养提高了悟性与觉性,反过来又促进书法技能的突飞猛进,二者互佐互进,使弘一法师手眼俱高。在1938年致马冬涵书信中说:“朽人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之形状”,借鉴西洋画的章法,可谓学养与技能互进之一例。

2.生命体验的必然结果

升腾与堕落,仅在一念之间。

弘一法师的经历决定了其从小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儿时亲见父亲亡故,其后因家庭中敬富贱贫而愤世嫉俗,所见最早之诗句是1894年的断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以15岁的年龄,得出此种人生感悟,大异于常人。与此同时,他还时常临摹刘石庵所临文徵明《心经》小楷。临摹也是一种体验,因此,佛根已在此时的李叔同心中种下。

随后,李叔同开始了丰富多彩以至于是“绚烂之极”的艺术生活。他以翩翩浊世佳公子、在日留学生、艺术教育家等身份,体验了风情潇洒的书生意气,漂泊无定的游子情怀,离乱悲慨的弱国苦楚,以及始而自由欢畅进而日渐“空寂”的艺术体验。弘一法师在1918年给刘质平的信中谈到:“不佞近耽空寂,厌弃世事”。生命体验需要上升、突破。于是,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自此,他研究佛法,创作书法,生命体验由艺术体验升腾为内敛、虔诚的佛教体验。

弘一法师最为服膺的当时善知识印光法师在与弘一法师通信中曾劝导说:“入道多门,惟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弘一法师在25年中也是这样做的。在1942年书写“悲欣交集”绝笔那天的上午,还以书“吾人日夜行住坐卧,皆须至诚恭敬”勉励黄福海。在僧四分之一个世纪,弘一法师谦恭修行的蕴藉,是形成内敛、静穆、恬静写经书风的关键所在。所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弘一法师以佛法接引书法,或者说是用寂寞战胜寂寞的持续努力,而在笔下传达的则是“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宗教体验。所以,“弘一体”笔画高度浓缩,多用连笔、简笔,横收缩至最小甚至为一点,而竖拉长至最长甚至到夸张,结字左右密而上下疏;每根线条之间、每个字各部之间决不粘连,每个字中间疏处可排兵列阵、密处风不能透过,从而创造出“暖而静止”同时“最缜密的抗张力”。

弘一法师自出家后绝少涉及文艺诗词,但是与晚唐诗人韩我神交,是因敬其忠烈,并且晚唐与当时时代状况极为秒年个斤相近,也是战争乱世,弘一法师血脉中流的还是一腔热血。他多次表明殉教之志,如1937年写“殉教”横幅,并自题室曰“殉教堂”;1941年书偈“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同时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格言卷。此卷题记中说,“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从中也可以看到他出家的一方面理由,即为“觉真理”,为此“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观其懿行,研究律宗,弘扬律宗,教化众生,费尽心血,书写佛语结缘无数,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儒士,为实现“济天下”的理想不停努力。由此可见,弘一法师骨子里还是入世的,如朱光潜所言,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弘一体”虽平淡、恬静,但骨力劲健,不见软靡,如百炼之钢,庶几缘于此。

马一浮谓“观大师书,精严净妙,乃似宣律师文字……内熏之力自然流露”,是“弘一体”观照生命体验的最好注解。

弘一法师生命体验的最后,也是最高外在形式表现,就是其绝笔“悲欣交集”了。这是依靠了觉性定力,借助死亡的力量,突破了“弘一体”的平衡图式,达到了一个常人无法启及的不可思议境界。

3.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圣经说:失去生命者,获得生命。凤凰涅,浴火而重生。所谓生命,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艺术生命,是一种不断变迁、交互兴盛和陨落,当生命力达到巅峰时,也象征着要开始走下坡路了,犹如潮水的消长,潮水退尽,接着开始涨潮。以此印证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发展过程,可谓丝丝入扣。

先看其入于佛教的艺术必然性。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就是在这(真实的心灵作为艺术对象)上面加上虔诚态度”。先者唯有艺术的世界才能使弘一法师这样的天才得到心灵的慰籍,而后,在艺术达到巅峰时,借助宗教的力量,实现艺术的升华。丰子恺说过,艺术的最高点和宗教接近。他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物质的生活,即衣食;第二层是精神生活,即文艺;第三曾是灵魂生活,即宗教。舍筏登岸,才能登高望远。此所谓彻底。

1918年,世界上那个叫做“李叔同”的人的生命结束了,连同一起结束的还有他的艺术生涯,但是一个叫做“弘一”的僧人新生了,连同一起孕生的还有弘一法师的“佛书”——“弘一体”。在艺术追求中,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下,“弘一体”是艺术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弘一法师1918年出家,原已诸艺俱废,经范古农居士建议,乃以保留书法,以书写佛语结缘利生。

1929年弘一法师在《李息翁临古书法序》中自述:“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也。”黑格尔说:“只有改善人类才是艺术的用处,才是艺术的最高的目的”。

1935年,弘一法师曾对叶青眼说“余书即是法”,可见弘一法师对书法艺术的自觉与自信。书法艺术是弘一法师孜孜以致力“自度”之筏,也是他用以教化众生、改善国民心智“度人”之舟。

弘一法师的基本文艺思想是: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先器识后文艺。简而言之,就是说,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弘一法师的艺术主张曰真,曰诚,曰悟。

南社旧友陆丹林说弘一法师“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的又是至诚至性,认真彻底之人。所以,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必定走向“弘一体”。

一曰真。黑格尔认为,“(艺术)在于心灵感到一种需要,要把它自己的内心生活看作体现真实的真正形式,只有在这种形式里才能找到满足”,“……艺术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实——即心灵成为对象”。弘一法师在为漳州印友题偈云:金石无古今,艺事随时新。如如实相印,法法显其真;《题郑翘松卧云楼诗歌存》:一言一字,莫非实相。周遍法界,光明无量;又《题王梦惺居士莱园文稿》:内蕴实相,卓然名家。惟真,仍正,乃工,此,“弘一体”之基本。马一浮在《护生画集序》中说“华严家言,心如工,画师能出一切象”,即是说心如工,则如明镜台而能现万物之真相。“弘一体”因真而工,删繁就简,由万有而归于其宗,故得万象。

二曰诚。其高足刘质平描摹法师书写之状:“聚精会神,落笔迟迟,一点一划,均以全力赴之”,虔诚之态也。弘一法师自云:“从来艺术家有名的作品,每于兴趣横溢时,在无意中作成”,此创作之抒情畅意也。又,“无论写字刻印,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惟诚,才能澄怀,澄怀才能味道,味道才能得道。“弘一体”因为虔诚的缘故,每个字都被贯注上了弘一法师的精神,如叶圣陶所言,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温润、和静、圆净、澄明。

三曰悟。即以佛法接引书法。

弘一法师在1933年《竹园居士幼年书法题偈》云:“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以分别心,云何测度。若风画空,无有能所。如是了知,乃为智者。”下题“竹园居士,善解般若,余谓书法亦然。”1937年,在厦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时做“写字的方法”的讲演中说,“以写字来说,也是要非思量分别,才可以写的好的”,“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的来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又说,“若学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的去学佛法,写字也可以十分的进步”;“我想了又想,觉得要写好字,还是要多多地练习,多多地看碑,多看帖才对,那自然可以学得好了”。显然,佛法般若、非思量分别也好,就事论事的练习、看碑、看帖也好,关键在于一个“悟”字。

以真为本,以诚为径,以悟为法,或可达于“自由”境。弘一法师1938年致许晦庐书信中说:“随意信手挥写,不复有相可得,宁计其工拙耶”,在致马冬涵书中又说“……字画、笔法、笔力……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展示的是不用心揣摩、不计工拙的“自由”境界。“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而“有了自由,一切欠缺和不幸就消除了”,内部宇宙也因之无限广大。从“弘一体”的发展过程看,就是通过不断否定进而不断改进的。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寂灭,“自度度人”而登于彼岸。他所创造的“弘一体”及其所显露的巍峨出尘之境,所蕴涵的自然圆融之意,所生发的伟大人格光辉,将如天心之月恒空朗照,成为众生到达彼岸永恒之“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