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如何写总论点和分论点-申论如何写总论点
总论点是申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立场。它应当具有高度概括性和针对性,能够引领全文,并且要能被支持和证明。因此,在写作申论时,应重视总论点的提炼和构建。
1.要在充分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2.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炼出具有深入内涵和广泛代表性的总论点;要结合实际材料和相干案例,详细论证和支持总论点,使其具有说服力。
如何写出好的申论文章总论点
(一)如何拟定申论文章的论点
一般我们在写作时肯定是要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确定好文章的主题之后就要拟定文章的论点,在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两种拟定方法。
一种是时事背景法,也就是:时代背景+鲜明观点+一般套话+特定事实。
比如以“家底”为例:
时代背景:人口学发展很快,各国重视人口信息普查,我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鲜明观点: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一般套话:具有重要意义。
特定事实:促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管理模式,人口结构,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等。
这样我们的总论点就是:在人口学迅速发展,各国普遍重视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铺开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掌握人口信息,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同学们对这个鲜明观点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出来,我搜集了一些当代事实问题。
比如:
1、民生问题(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物价、医疗、社会保障、社会分配)均可以联系到以人为本。
2.文化以及思维领域的所有问题均可以联系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或建立学习型社会。
3、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所有困境均可以联系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着力自主创新。
4、贫富差距、劳资关系、利益矛盾同时出现联系到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5、土地、农村农业农民同时出现联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或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建设。
6、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联系到创新型社会。
7、资源能源的短缺与浪费现象联系到节约型社会。
第二种论点拟定方法是:目的+一般套话。同样以“家底”为题那就是:摸清家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即:摸清家底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拟定论点要注意的原则
1、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2、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3、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4、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5、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三)在文章中如何凸显论点
在申论文章写作中,第一段必须提出论点,在这里我给同学们的建议是,不建议第一段的字数写的太多,字数写的太多难免造成阅卷老师在文章中找论点。大概第一段写150左右,这样就简明的在文章中更容易凸显出论点,也就是要亮出你的观点给阅卷老师。
具体如何凸显论点应该注意的是:
首先是标题要体现论点。标题是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到了“窗口”的作用。通过这一窗口,读者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样的写法善于从总体的角度,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引导读者去发现、并准确地把握文章要领,是拟定标题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在你的第一段要突出论点,也就是上文中说的亮出观点;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分论点也要紧扣总论点;结尾要深化论点。这样的文章才能达到阅卷老师给一类和二类的文章的判分标准。如下图更能彰显一篇文章的结构性和完整性
申论大作文如何分析总论点
申论文章的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根本看法,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将成为总论点的有力支撑。
论点是文章的核心,结构的选择、内容的论述乃至题目的拟制都要在确立了论点的基础上完成。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详细分析论点选取的方法与技巧。
一、基本要求
1.论点要明确、集中
(1)明确
文章的总论点要确定且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歧义。表述总论点要使用最简单的陈述句,尽量不要通过比喻、比拟、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述论点,以便阅卷人能够一目了然,快速抓住文章中心。
(2)集中
一篇申论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总论点。总论点下可以有分论点,但却不可以有两个并立的主题或总论点。刘熙载说:“主意要纯,一以贯摄”,也就是说要以单一论点统摄全篇,从头到尾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阐发。
2.论点要有针对性
即阅卷人能够通过论点明确考生所论述的对象或选取的角度,这就要求论点的表述要抓住关键词。
3.论点要新颖,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和见解
在应试者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新颖”可能是引起阅卷者注意的最强有力的“杀手锏”。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考官青睐。
论点要做到“新”,需要培养以下两种思维:
(1)开放思维
开放思维与封闭思维相对,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根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由事物的此面转到彼面、由甲事物转到乙事物。考生要带着解答申论问题的目的,在给定资料中进行广泛联想。从资料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也可在遵守题目和给定资料所限定的信息边界的前提下,不局限于资料本身,通过联想,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找出对作答有价值的相关理论或事实。
(2)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观点的反面立论。在申论较狭窄的作答空间内,运用逆向思维是兵行险招,虽可反向立论、出奇制胜,但应当慎重。考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观点可以引申出反面观点,而且引申出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不能从反面来引申观点,引申出反面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同时,中公教育提醒考生要注意凡是现行的中央精神、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均不可从反面引申观点。
二、角度的选择
申论文章角度的选择通常要与作答要求中的“分析深刻”联系在一起。“分析深刻”是要求考生就材料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材料中的一句话,考生却可以将它扩充为一段话,这就是分析深刻。怎么样才能分析深刻呢这就要求大家在论点选择的角度上注意以下两点:
1.角度越小越好
2.角度越容易越好
角度容易就是角度不要太偏,要容易驾驭。考生要尽量从材料中发现论点,这样既符合紧扣材料的要求,又可以有更多的参考资料。
三、确立论点的方法
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
忠于材料、紧扣题意是申论作答的基本立足点。因此,申论文章写作一定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确立论点。
申论文章写作要围绕问题展开。既要判断问题性质,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从而提出对策。不同的作答要素、同一要素的不同侧面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材料中可供使用和提取的论点既多又散。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材料中提取和概括论点。
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总论点与分论点,有两种情况:
(1)先找分论点,通过分析得出总论点
(2)明确总论点,找分论点来支撑
2.提出论点的常用角度
论点和分论点要来自于材料,有的时候是直接发现总论点,通过分析得出分论点;有的时候分论点明确,可以通过总结得出总论点。但也有很多考生从材料中发现不了论点,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种提出论点的层面作为参考。
(1)思想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层面是指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入手,通过转变观念,达到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制度层面
制度因素,是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分论点,一方面要准确把握问题所潜藏的制度缺陷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把思想或政策上的问题强加在制度层面。
(3)利益层面
利益层面,是提出论点的又一层面。社会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军事现象、思想文化现象乃至心理现象、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等,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利益。
本文从论点选取的基本要求、选择的角度和确立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选取论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要切实掌握这三个方面,转化成自己的方法,并在实际练习中熟练运用。
详情请戳:网页链接
申论考试不是个性化的考试,而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老师每天阅卷无数,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选拔的人才是讲求中庸之道的人。所以思想偏激,错位的文章会低分。那申论大作文如何分析总论点呢?,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公务员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莫过于“申论大作文”,40分的分值让每一个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不得不重视。申论写作让很多自以为能够写作花团似锦的考生们纷纷败下阵来。申论写作考察的`是考生综合性的思维。然而很多考生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因此经常不敢写,不会写。
例如:总论点为:公共服务均等化。
原因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间。事物的产生不适一蹴而就的,有其客观存在的原因。当前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原因多多。首先是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条快分割且分布不合理等方面都存在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具体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施政的不统一、不协调、不科学。其次,我国是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建国以后,大量的社会资源倾斜到城市建设,忽视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服务供给,这是历史原因。最后,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资料极不丰富,缺乏短时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资料。
影响分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重大。首先,公共服务是群众基本的民生改善需求,实现均等化能够丰富群众生活的社会资源,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其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能够为社会稳定和社会风气的净化提供群众基础;再次,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部分,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是要根据题干来确定哪种分析方法更加的适合,这就要求考生在平常要多学习分析的方法,并且还要多积累素材,才能做到考场中的灵活运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