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进社是什么编制-进村进社是什么
“进村进社”是“进入农村,走进社会”的缩写,指的是走下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与农民大众面对面交换沟通,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什么是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
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的政策
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城市社区就业的,其薪酬可由所在地财政和社区共同解决。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市县两级政府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其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要把这批人员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对工作2年后报考公务员的,要采取适当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结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根据地方需求,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普通院校本专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或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及社区的相应职务,并把他们作为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
对进村、进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各级财政及相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保证有关大学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法律六进”是中国特色的普法术语,指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的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是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06年提出并布置的为期五年的一项普法工作。
“法治六进”即:“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5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