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观包括什么-幼儿教育观是什么
幼儿教育观是指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基本认识和价值观念。它包括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幼儿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对幼儿教育方法的选择等。幼儿教育观是指点幼儿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根据,对增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情感、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这种观念强调的是全面性、平衡性和协调性,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和谐、有利于其成长的教育环境。
首先,全面发展观强调幼儿的身心健康。这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指幼儿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健康则是指幼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其次,全面发展观强调幼儿的智力发展。这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全面发展观强调幼儿的情感发展。这包括情绪表达、情感体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此外,全面发展观还强调幼儿的道德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与沟通。
总之,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多方面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全面、和谐、有利于其成长的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有创造力的未来一代。
幼儿教师应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师观。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幼儿性格上的差异,带来了需求上的差异,使得幼儿在对安全感的需要上、对新体验和活动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纲要》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给予个体差异的指导和评价,提供可供幼儿选择的学习内容,促进各具特色、有差异的全面发展。
扩展资料
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诸如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水平等制约,并受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及科学技术等影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阶级社会中,常带有阶级性。不同人的教育观带有个体认识差异的特点。各种教育观通过教育论著、教育决策或教育实践表现出来。
由于人们看教育的立场、角度、方法等存在差异,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不论人们对教育的主观意识是怎样的不同,都不影响教育的客观本质。
以前有人通过一些理想化的教育观来阐述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有这样的说法:“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段话描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显然是一种教育观,但该提法把一些不属于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列入了教育范畴。实际上人们自己观察、研究事物也能增进知识。
如达尔文研究、创立进化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不可能有人教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即不存在进化论知识的教育者,其活动也就不属于教育活动,但该活动确实增进了人们的进化论知识。而且人类所有创新的、第一手知识一般都不是教育的直接成果,教育传播的是已有的知识,使受教育者获得教育者已经掌握的知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教育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5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