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类比尊重一个人-用什么类比尊重

尊重是一种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它可以与爱惜、照顾、关怀等概念相比较。就像我们对我们的宠物或家人一样,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关注。
每日一练:2022年省考类比推理之二级辨析
在公务员考试大纲中类比推理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类比推理题是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也就是说做类比推理题时一般情况下只要在选项中找到与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相似的就有可能是正确答案。但是在实际做题时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题你横向比较找到逻辑关系相似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你充其量是能排除一到两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就需要回到题干来再进一步观察和分析,看看题干给出的词语是不是还隐含其他的逻辑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要研究和探讨的二级辨析,也就是说有些较难一点的题目在一个维度上考虑题时还不能选出唯一的答案,这时候就需要从其他的维度思考进行解题,从而选出唯一的最优的答案。
题目中常见的二级辨析维度,可以是基础阶段所讲的知识点,也经常会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维度。二级辨析的维度主要分为两个,一是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二是从语言学的内在角度进行辨析。也就是我们说的做类比推理题时要先横向比较,在再纵向比较。那么纵向比较还可以比较什么可以看一下题干所给的词语这些方面是否相同,比如:词语的词性、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所蕴含的主体是否相同、事物的加工过程是否相同、事物的命名方式是否相同等等。具体如何考呢我们举几个例子看一下就知道了!
例1荆棘∶困难
A布衣∶学生B折柳∶惜别
C心腹∶信任D桎梏∶束缚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荆棘象征困难,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且荆棘是名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布衣象征平民,与学生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折柳象征惜别,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但折柳是动词,排除;
C项:心腹指信任的人,并非象征信任,排除;
D项:桎梏象征束缚,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且桎梏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这道题基础考点考的是语义关系中的象征义,纵向考的是词性,也是说需要选项词性与题干词性相同才能是正确答案。以后在做题时也可以从词性上入手来解决问题
例2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映阶碧草∶隔叶黄鹂
C.晴川历历∶芳草萋萋D.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无边与落木属于偏正关系,不尽与长江属于偏正关系,落木与长江均是名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千里与冰封属于偏正关系,万里与雪飘属于偏正关系,但雪飘不是名词,排除;
B项:映阶与碧草属于偏正关系,隔叶与黄鹂属于偏正关系,碧草与黄鹂均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晴川历历汉阳树指的是汉阳晴川阁的碧树还历历在目,晴川指晴川阁,历历指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修饰树木,晴川与历历不属于偏正关系,萋萋与芳草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D项:山重与水复,柳暗与花明均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这道题是从词语的结构入手来解决问题的,需要看清词语是什么结构,此题考的是偏正结构中的的字结构,还有就是词性。偏正结构是修饰词+被修饰词,可分为:形容词+名词,以及副词+动词。在考试时二级辨析就会考偏正到底是哪种偏正结构(属于考点细化)。
例3大义凛然∶卑躬屈膝
A.安分守己∶好高骛远B.穷奢极欲∶节衣缩食
C.得心应手∶百无一能D.持之以恒∶虎头蛇尾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大义凛然形容有骨气,卑躬屈膝指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形容没有骨气,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大义凛然是褒义词,卑躬屈膝是贬义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好高骛远指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但安分守己是中性词,排除;
B项:穷奢极欲形容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与节衣缩食属于反义关系,但穷奢极欲是贬义词,节衣缩食是中性词,排除;
C项:得心应手形容技术熟练,百无一能指什么都不会做,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持之以恒是褒义词,虎头蛇尾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这道题考的基础考点是语义关系中的反义词,其次二级辨析考的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在做题时纵向比较时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此同时要遵守位置一致原则来考虑感情色彩。
例4马蹄莲∶蟹爪兰
A.牵牛花∶美人蕉B.卷心菜∶夜来香
C.灯笼椒∶金针菇D.佛手柑∶含羞草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马蹄莲和蟹爪兰均为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并且马蹄莲是因洁白的花苞如马蹄而得名,蟹爪兰是因茎部像蟹爪而得名,二者均以外形命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牵牛花和美人蕉均为草本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但牵牛花和美人蕉均是根据故事传说命名,排除;
B项:卷心菜和夜来香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但夜来香是因为当月上树梢时飘出阵阵清香而命名,不是以外形命名,排除;
C项:灯笼椒和金针菇均为蔬菜,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灯笼椒因为外形像灯笼而得名,金针菇因为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二者均以外形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佛手柑和含羞草均为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但含羞草是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不是以形状命名,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这道题基础考点考的是两个词语都是并列关系,其次考的就是这些词语的命名方式。可以根据很多方式命名:比如可以根据材质、形状、功能、传说、产地等等进行命名。在做这一类题时要注意多加考虑。
例5买票∶乘机:抵达
A生产∶流通:消费
B相识∶相恋:结婚
C调研∶调查:总结
D申报∶评审:得奖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先买票,再乘机,后抵达,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且三个动作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先生产,再流通,后消费,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但是生产的主体是生产商,流通的主体通常是经销商,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者,三者主体不同,排除;
B项:先相识,再相恋,后结婚,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且三个动作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调研指调查研究,调查和总结是调研的两个环节,二者与调研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D项:先申报,再评审,后得奖,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但评审的主体与另外两词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这道题基础考点考的是内涵关系中的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其次考的是这几个词语的主体是否相同。这是考点的进一步挖深。
例6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B.粮食∶酿造∶美酒
C.生铁∶冶炼∶钢材D.蚊香∶点燃∶烟雾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玉石经过雕琢制成玉器,三者属于原材料、制作工艺和制作成品的对应,且雕琢是物理变化的过程。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蚕丝经过织造制成丝绸,三者属于原材料、制作工艺和制作成品的对应,且织造是物理变化过程,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粮食经过酿造制成美酒,三者属于原材料、制作工艺和制作成品的对应,但酿造是化学变化过程,排除;
C项:生铁经过冶炼制成钢材,三者属于原材料、制作工艺和制作成品的对应,但冶炼是化学变化过程,排除;
D项:蚊香经过点燃后可生成烟雾,但点燃涉及化学变化过程,烟雾也并非制作成品,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这道题除了考内涵关系中的材料对应关系还进一步考了材料对应关系中的加工过程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这个对应关系是考试中常考的二级辨析关系。
例7尊重∶崇敬
A.承受∶忍受B.了解∶知晓
C.疲倦∶困乏D.动摇∶松动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尊重和崇敬都表示敬重,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且崇敬比尊重程度更深。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承受和忍受都表示接受,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且忍受比承受程度更深,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了解和知晓都表示知道,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了解比知晓的程度更深,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疲倦和困乏都表示困倦,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但不存在程度的比较,排除;
D项:动摇与松动都表示不稳定,但动摇常用来形容意志,松动常用来形容物品,两者不存在程度的比较,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这道题考的基础知识点是语义关系中的近义词,而且还进一步考了这两个近义词的语义程度比较,也就是说以后在做考近义词逻辑关系时要细化考点时还可以考虑感情色彩或者是语义程度的比较。
例8地球∶行星
A.英国∶国家B.江苏∶中国
C.公路∶道路D.岛屿∶大陆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地球是行星,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而且地球是一个事物。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英国是国家,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而且英国是一个事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江苏是中国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公路是道路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是公路是一类事物,排除;
D项:岛屿指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自然形成的陆地;大陆特指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如北美洲、亚洲等),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公路从快慢角度分为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通公路。中国近年又有高等级公路等名称。
这道题是种属关系的细化考点,尽管考的很少,大家要知道种属还可以这样考查,在以后的做题中要是有种属细分要多加注意。
我相信通过上述几道例题大家对类比推理题的二级辨析考法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以后再做类比推理题时也会更加的游刃有余了。这些是常考的一些二级辨析,需要各位考生做题时不单单要具有各个方面的常识,还要学会纵向分析词语从而找出词语细小的差别之处和相似之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6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