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题是什么意思-对策题是什么

对策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类型,其目的是要求参与者提出解决特定问题的策略或方案。这类题目通常触及具体的情境和挑战,需要参与者进行分析、推理和决策。
在答题时,参与者应首先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然后搜集相干信息,包括可能的问题因素和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参与者还需要斟酌各种可能的结果和风险,和自己的决策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答对策题需要综合应用逻辑思惟、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惟等多方面的能力。
申论备考之“提出对策“之审清题目要求
提出对策也叫解决问题题,属于申论中的常考题型。由于问法的不同,常见的设问包括,措施、举措、建议、意见、做法、解决方法等。
我们通过对考生的培训情况和实际考试成绩发现,对策题得分难度往往更大。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分值设定和作答字数两方面,相较于概括归纳题,对策提出题的分值划分更细致,往往关键词表述不准确就会完全不给分,而作答字数也往往以500字居多,是概括归纳题的两倍甚至更多。
本篇文章将从审清题目要求入手,帮助同学们做到所答即所问,避免因为审题不清导致的费力不讨好现象发生:
一、明确作答任务
例2021年湖北省市县第二题
针对资料3中C市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请提出相应的对策。(20分)
要求:紧扣资料,条理清晰,有可行性。不超过300字。(2021年湖北省市县第二题)
注明确作答任务,即,通过审题确定题目任务数量,是否有隐藏任务。例如,本题在作答过程中就需要兼顾解决的对策和形式主义的问题表现。
二、弄清答案来源
例2018年4月四川第二题
请针对资料3和资料4所涉及的城市人才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措施得当;(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3)流言流畅,书写工整;(4)不超过500字。
注弄清答案来源,即,考生需明确对策的来源范围限定材料、通篇材料、生活实际。例如,本题的问题答案来源于材料3和4,而对策则需要来源于通篇材料提炼。
三、结合限制身份
例2020年北京区级第三题
结合给定材料,请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就标准化工作如何助推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不超过400字。
注弄清答案来源,即,题干中有明确的身份要求,材料勾画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该身份主体的行为,作答时也需要从该身份的角度思考解决措施。例如,本题的对策就应该围绕着政府部门的角度进行提出,如果考生疏忽了这一身份,那么得分也往往会比较低。
以上三种就是我们在审提出对策题目时应关注的问题,当然,由于篇幅的原因,审题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学生去把握。最后,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能够对备考申论的同学有所启发,千里之行始于审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7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