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顿悟-什么叫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是指在某个瞬间,个体突然明白了一种新的概念、理论或原理,并且能够应用它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类学习方式通常比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加高效,由于它不需要反复练习和温习,而只需要一次理解就可以永久记住。顿悟学习通常产生在人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当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时,就会产生顿悟学习。

顿悟学说是谁提出的

顿悟学说,有两种含义:

一、顿悟学习

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W.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属于认知论一派。苛勒认为学习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认知后的顿悟。顿悟是自发地对某种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的豁然领会。

1913年-1920年期间,时任普鲁士科学院人类研究所所长的他在南非的特纳里夫群岛,对黑猩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得此结论。

顿悟学习说(theory of insight learning),亦称“完形学习说”、“格式塔学习说”。完形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学说。该派的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等人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Gestalt),即完形,其基本特征为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整体性、结构性。

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不是对个别事物所作的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所作的有组织反应;学习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一种知觉经验中旧结构的豁然改组、新结构的豁然形成的结果。人的知觉经验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其结构会出现某些“缺口”、“缺陷”,这时脑的活动便有一种渡过“缺口”、弥补“缺陷”、完结“图形”的再组织倾向。这种不断组织、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的过程,即是学习。这种组织作用的发生不需要任何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而能直接体验到。基于上述观点,其学习学说强调直觉,注重对整体的反应和理解。

二、慧能的顿悟学说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虽然出身寒微,目不识丁,但他所提出的顿悟成佛说,却如狂飙横扫,使中国佛学思想面貌一新,给后世禅学思想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慧能禅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禅宗一脉别开生命。在继承前人思想及禅法的基础上,又自然地提出了他惊世骇俗的宣言:顿悟成佛。慧能的顿悟,是一种直截了当,而不需要以调身、调息、看心、看净等渐修法门为前提的,悟前无渐修,不需要种种繁琐的修行过程或认识手段,而是瞬间完成,完全觉悟。后人遂以一个“顿”字来概括慧能禅法的特点。慧能禅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其“顿悟成佛”说,顿悟成佛也是慧能禅法的核心。他的顿悟说在中国佛教史及思想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什么是顿悟学习?学习迁移?

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是动物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顿悟学习是绕路问题,即在动物和食物之间设一道屏障,动物只有先远离食物绕过屏障后才能接近食物。章鱼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鱼类和鸟类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成功,哺乳动物(如松鼠、大鼠和浣熊等)能很快学会解决这个问题。(注:章鱼不是鱼,属于软体动物。)黑猩猩是除人类以外顿悟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关于黑猩猩顿悟学习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苛勒(W.Kohler)完成的。在后来越来越复杂的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黑猩猩有着极强的顿悟学习能力,甚至在解决某些难题方面,已与人的能力相接近。

1.顿悟学习(insightful earning)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一种学习模式。所谓顿悟学习,就是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的关系而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和解决同题主要不是经验和尝试错误的作用,而在于顿悟。

2.学习迁移(learning transfer)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对于产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桑代克认为是两种学习材料中的共同成分作用于共同的神经通路的结果,而格式塔心理学家则认为是由于相似的功能所致,也就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领悟。例如,在笼中没有竹竿时,猩猩也能用铁丝和稻草代替竹竿取香蕉,这就是相似功能的迁移。

3.创造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是格式塔心理学颇有贡献的一个领域。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形成新的完形。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创造性思维

都是遵循着旧的完形被打破,新的完形被构建的基本过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