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悖论是什么意思-丰收悖论是什么

丰收悖论是指一种社会现象,即当人们取得更多的食品和财富时,他们的幸福感反而会降落。这类现象是由于人们对物资财富的过度寻求而产生的,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贪婪悖论”。

丰收悖论是什么

丰收悖论可解决为:

寒冷的冬季冻死了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天早早到来,夏季丰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壮成长,阳光灿烂的秋季又使农作物易于收割和运输。年终,农民张老汉一家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计算一年的收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少见的好年景和大丰收却使这个农家的收入比往年减少!他的邻居以及其他地方的农民也遭遇相同的命运。

这个故事说的是经济学上著名的“丰收悖论”。丰收悖论的主要成因在于小麦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需求弹性:消费者对于粮食这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粮食收成好,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价格,但粮食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于是,收成好反而使全体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大致的意思是:某年粮食安全过冬,未遭受虫害,雨量充沛,产量惊人,可谓大丰收。

然而在市场上却卖不上价钱,农民收益较往常偏低。

主要原因是粮食供给量远大于市场需求量,即供大于求。另外需求弹性与价格不存在简单联系,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富有弹性,价格下降,收益增加;当需求弹性等于1时,只具有单位弹性,价格下降,收益不变;需求弹性小于1时,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收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