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时政属于什么类型的-常识时政属于什么

常识时政属于社会科学类。
公务员考试网:2023国考常识考情分析
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因考察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是考生复习的重难点,也是大家最头疼的部分。那么,常识部分究竟该怎么学了?有没有简单地复习方法?高顿公考小编认为,只有了解国考常识部分的考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接下来小编带大家看一下2023国考常识考情分析。
1、近5年常识题整体考情分析
在国考行测科目中,常识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史、科技等方面。
2018-2022年国考的常识总题量都是20道,占行测科目总题量的15%左右。建议总时长14分钟,平均0.6-0.8分钟/题。
整体来看,命题人对政治和科技这两大模块青睐有加,需要考生重点掌握;法律和文史考查数量次之;经济考查很少,最多考查1道。
2022年国考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在此前基础上新增了行政执法类岗位试卷。行政执法类相对于其他两类而言,法律模块题目占比最多,超过1/3。所以如果是参加行政执法类考试的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法律类相关知识。
2、政治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政治常识考查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政治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时政和中共党史等。其中,时政是最主要的考点。
时政主要考查重大会议及文件内容,也考查当下的时政热点。比如2022年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七一勋章”获得者与其先进事迹、新发展阶段、有关信仰和信念的名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需求侧改革等。考生需要紧跟时政,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3、法律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法律常识考查较多,但题量不稳定,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行政执法类对法律常识青睐有加。法律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
法理学主要考查法谚(如:法无授权不可为、枪炮作响法无声等);
宪法主要考查非公有制经济、《宪法修正案》、特赦;
民法主要考查《民法总则》、《民法典》、《著作权法》;
刑法主要考查《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点罪名(如盗窃罪、抢劫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交通肇事罪、寻衅滋事罪、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受贿罪、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行政法主要考查行政法调整范围、《行政处罚法》;
其他法律法规主要考查国际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律师法》、《劳动合同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立法法》、《证券法》、《人民陪审员法》、《公司法》、《反垄断法》、《民事诉讼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纪委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数据安全法》、《安全生产法》、《乡村振兴促进法》。
法律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法条,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种是以当下的热点事件为案例进行考查,如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套路贷、乘客抢夺方向盘、烈士名誉权保护等。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掌握法条所规定的内容,还要能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济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经济常识考查题量很少,一般为0-1道。经济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经济名词等。
宏观经济主要考查国民收入、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公共物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国债、货币供应量);
微观经济主要考查贷款;
经济名词主要考查我国财税制度变迁。
考生在备考时主要关注宏观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以及对于当下新出现的经济名词进行准确理解。
5、文史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文史常识考查较少,整体呈下降趋势。文史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文学、艺术和其他人文等。
中国史主要考查人才选拔制度、近代历史文献、我国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演变、先烈的书信;
世界史主要考查重要国际会议(如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万隆会议、雅尔塔会议);
文学主要考查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研究课题与参考文献、诸子百家、思想观点产生年代、有关“德”的表述与出处;
艺术主要考查陶瓷、少数民族文化;
其他人文主要考查墓志铭与科学家、宫殿的名称与典籍。
整体而言,文史考查范围宽泛,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并能够结合题目进行判断。中国史侧重于考查古代生活和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需要能够整体把握古代生活的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并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和含义做好积累。世界史考查很少,积累世界著名战役和会议即可。人文类多与诗词和古文结合考查,考生在掌握其本身含义的同时,还需要理解背后的深刻内涵。
6、科技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科技常识考查较多,但是整体略微呈下降趋势。科技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科技成就、信息技术、生活常识和地理国情等。
物理主要考查力学(如重力、浮力、压强、)、光学(如照明用品、激光)、核磁共振、与成语有关的物理原理、能量与做功、物理学家与名言;
化学主要考查钢、电池、干热岩、常见气体的工业制备方法;
生物医学主要考查果树、蛋白质、病毒、细菌、酸菜/腐乳/木耳、血液循环、唐诗中蕴含的生物医学原理、疫苗、口罩、利用植物去判断生长地的环境、DNA双螺旋结构、生物灾害、成语与植物的关系;
科技成就主要考查近年来我国各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如“潜龙二号”、“墨子号”、“蛟龙-600”、“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世界最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玛射线、军事武器、探测设备、通信卫星、空间站、空间探测器、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郭守敬望远镜”、“深海一号”、“天问一号”;
信息技术主要考查现代通讯科技(如5G、路由器、计算机通信、无线局域网);
生活常识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急救知识);
地理国情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北斗七星、季风气候、国内外著名河流、“一带一路”、土壤、地理分界线、油料作物的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地域对应、诗句涉及的物候特征、塑料大棚(温室效应)、等高线、珠峰高程测量、毛乌素沙漠。
可以看出,考生在备考时尤其要注重物理、生物知识、地理国情的积累以及近几年来我国各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且,科技常识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如2022年结合成语考查了一些植物及其特点。除此之外,科技与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即使没有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内容,做题时根据生活经验,也可以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而言之,常识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杂,而且每个模块都与当年热点问题高度结合,从多个角度积极回应社会和舆论关注,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需要考生具备综合把握能力。此外,一些常识题目在选项的设置上也有迹可循,比如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过于绝对的表述等,可以快速锁定答案,提高正确率。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给大家介绍的2023国考常识考情分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进行参考借鉴,2023国考笔试将至,小编提醒大家要利用好最后的时间,进行冲刺复习喔!
1. 公共基础知识中政治理论和时政常识指的什么
时政常识是时事政治类的常识测试,比如某组织成立于哪年什么的
这是考试2013年1-2014年1月时事政治、测试题、半月谈复习资料
2014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402)--2014年2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4年1月31日;《半月评论》更新2014年第2期;《瞭望时评》更新2014年第4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4年第2期;183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2. 公共基础知识中政治理论和时政常识指的什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实践、认识、真理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第二节 认识和真理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第三节 阶级、国家、革命 第四节 群众、个人的历史作用第二部分 *** 理论第三部分 “ *** ”重要思想第四部分 法律时政要多看新闻、多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
3. 寻找一些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科技人文的知识
这个2010年考试用时事政治半月谈了望资料有没有用
2010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011)--2010年11月1日更新抄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0年10月;《半月评论》更新2010年第20期;《了望时评》更新2010年第43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0年第20期;101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百文资料主题,新增十七届五中全会专期更新。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资料,内容分为“时事政治备考学习方法度汇总”附录,以及“时政阅览部分”、“半月谈重大时事及小测试”、“时政测试部分”、“半月评论”、“了望问时评”、“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时政热点精选”、“历年党代会文件及 *** 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事记”九部分,计80000多字、2000多道答测试题。
可以上网搜索一下“2010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4. 考公共基础知识(主要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政治理论和时政常识等
我考过公务员.
当时用过两本参考书,一本叫另一本就是.
总的来说,"考公共基础知识"考的就是这两本的综合.你做几套模拟试题就知道了.
公共基础知识顾名思义就是一本基础知识的教材拉~~是用于全面增加你的相关知识的~它里面的内容包含了政治理论和时政常识等,还有相关于法律法规等等的知识,通读这一本,对你做题,或者答申论,都有好处.
行政能力测试的参考书顾名思义就是会把分析判断等测试题放到这一本的拉.
两本书的关系,大概就是公知是而行测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7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