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县补乡是什么编制-乡是什么编制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分为五节,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入而真挚的人文关怀。

镇政府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

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不都是公务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共三种编制:

1、公务员编制,又叫行政编制,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是我国党政部门的主力军,工资参照行政级别发放;

2、事业编制,通过国家或地方事业人员考试录用。事业编制原则上只能在事业单位工作,例如学校、医院或其他行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工资参照专业技能职称发放;

注:前两种编制人员就是所谓的干部身份。

3、工勤编制,又叫工人身份,由地方人事部门负责招录。行政、事业单位的门卫、司机皆属此类。工资参照人事部门认定的工勤人员技能等级发放。

乡政府有事业编制吗

乡镇事业编管理岗是公益一类。

事业单位分为参公和公益类,岗位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三种,管理岗分为10个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职员。每一个岗位的等级对应的都是相应的行政职务,分别享受不同的工资待遇。在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也就是管理人员,是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来对待的,实行的是职员的等级管理制度,比如八级职员相当于副科级、七级职员相当于正科级、五级职员相当于正处等。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底层的行政机关,里面的工作人员有非常多不同的身份,有15种不同身份:

一,普通公务员,具有行政编制,我们常说的国考和省考,常说的考公务员,基本都是这一类人。公务员站在了乡镇政府鄙视链的顶端,具有最广大的前途,当然也为了前途承担着最核心最繁重的工作。

二,专项编制公务员,这个说法很多人不理解,但其实这一次机构改革之后,乡镇设立了综合执法队,有些地方的综合执法队是专项行政编制,里面的人员就是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晋升职级的时候,不是执行二级科员、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这样一个路线,而是从低到高是七级到一级执法员。总体来说,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普通公务员基本可以互通,也是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后备摇篮。

三,参公人员,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在乡镇一级,最常见的就是财管所,里面的人员就是参公人员。参公人员本质上是事业编制人员,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也是可以直接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进而转为公务员编制的。

四,行政编制工勤编。这是一个历史产物,就是以前单位里面的司机之类人员,是有行政编制的,严格上说,也属于公务员,但属于工勤编,不是干部身份,职位上基本无法获得提拔。但工勤编的工资待遇跟普通公务员没有区别的,与公务员一起站在乡镇政府工资鄙视链的顶端。现在已经取消工勤编的招聘了,等现在这一批工勤编人员退休了,就彻底消失了。

五,公益一类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政府是行政机关,下设了一些事业单位,常说的七所八站就是乡镇政府下设的事业单位,为正股级事业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就是事业编制。但是,事业编制还是有很多种类,其中公益一类就是站在事业编制最顶端的。在我们这里,公益一类事业编制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工资,不存在半财供和自筹的情况了。

六,公益二类、公益三类事业编制人员。都是事业编制人员,与公益一类事业编制人员相比,最主要还是工资构成这一块,目前还有很多公益二类、公益三类事业编制人员未纳入财政工资。同时,公益二类、公益三类事业编制人员在改革中也倾向于取消编制,改制为企业。

七,事业编制普工。这又是一个不常见的历史产物,区别于普通的事业编制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大部分是10级职员、9级职员之类,但事业编制普工则是XX级普工,不能称为职员的,也是工人身份,不是干部身份,无法提拔为镇领导的。事业编制普工的工资待遇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相当。

八,军转干部。军转干部的身份很复杂,有些是公务员,有些是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一些没有编制的人员,但又与政府普通职工有区别的。

九,政府职工,或者可以说是政府长期合同工。这一类人员数量最多,承担着各种协助工作,比如紧急大行动的时候,负责维持秩序的就是政府职工居多。政府职工的工资与当地不加班普工的工资相当,但多了五险一金,且一般没有失业问题,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有保障工作了,但没有政治前途,不可能被提拔为镇政府领导的。在我们这里(广东省珠三角边沿乡镇,非广深佛莞),以前是政府临工转正才能成为职工的,现在改革了,不允许临工转正为职工了,也终将变成历史产物了。

十,政府临工,就是常说的合同工,有合同年限,合同到期了可以不续签,不续签就不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了。临工与职工相比,工资少500元左右,有五险没一金。工资待遇差,没有前途,如果是年轻人过来边工作边考公,通过工作熟悉体制内的情况,增加考公的成功率,还是值得的,否则就完全没必要了。

十一,专项招聘人员。这一类人员是在乡镇政府工作,但严格意义来说,要看是哪个单位的专项招聘,不一定属于乡镇政府的人。比如乡镇安监所的安全员,是县安监局(现已经改为应急管理局)招聘的专项人员;比如民政办,有县民政局招聘的专门负责救济工作的专项人员。专项招聘人员工资由招聘单位直接发放,一般会比政府职工稍高一些,同样有五险一金,但合同不是长期的,存在合同到期不续约的可能性。

十二,三支一扶人员。这个也很常见了,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一般从应届毕业生里面招聘,然后安排在乡镇政府工作。以前的三支一扶人员想要获得编制,也必须参加考试,但现在有了新的政策,优秀的三支一扶人员,期满后可以直接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我们镇政府已经有两人直接获得了事业编制。

十三,购买服务人员。购买服务人员跟专项招聘人员有区别,专项招聘人员一般是以单位为主体,直接招聘,只不过是合同制的形式;而购买服务人员则是单位向其他组织购买服务,支付酬劳给其他组织,用于完成某一项工作,至于派谁过来工作,都由其他组织决定,工资也是由其他组织发放。

十四,大学生村官。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大学生村官从村里抽调上来,到镇政府协助工作,毕竟大学生村官都是实打实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尤其是文字工作方面,可以承担很多重要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很低,跟临工差不多,而且是有合同期限的,到期了就不再是大学生村官了。好处是,有专门为大学生村官设置的公务员招考岗位,只招大学生村官,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十五,实习生。这个也很好理解,一些大学生毕业前都要找单位实习的,尤其是一些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喜欢到机关单位实习,可以边协助工作,边完成自己的学业论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有事业编。乡政府是最低一级的财政独立政府机构。其职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务人员编制,一种是聘用人员编制。

乡政府既核定了行政编制,又核定了事业编制。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不一定都是公务员的,党政班子成员,党政办、计生办、综治办、民政办、经济发展办等镇直部门的正式职工。

乡政府构具有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党委领导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乡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本行政区的行政职能。

执行全乡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乡内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治安、人民调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移民开发、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本级党委领导下,对所辖区域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如人口、民政、文化、教育、卫生、环保、公安等工作。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使用了什么编制,就是什么身份了。

法律依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责配置、编制核定以及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六条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设置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是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成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禁止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不得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

第十五条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