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前检验包括哪些内容-焊前检验包括什么

焊前检验是指在焊接前,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和实验的进程。主要检查内容有: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机械性能、化学成份等。其中,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是查看接头表面是不是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点;尺寸精度检查主要是丈量接头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不是符合要求;机械性能检查主要是检测接头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化学成份检查则是检测接头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
对某些特殊场合下的焊接接头,还需要进行特殊的检验,如疲劳实验、冲击实验等。
1. 焊接的质量检查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一)焊接检验三种程序:
(1)焊前检验
焊前检验是指焊件投产前应进行的检验工作,是焊接检验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预先防止和减少焊接时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包括的项目有:
①检验焊接基本金属、焊丝、焊条的型号和材质是否符合设计或规定的要求;
②检验其他焊接材料,如埋弧自动焊剂的牌号、气体保护焊保护气体的纯度和配比等是否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
③对焊接工艺措施进行检验,以保证焊接能顺利进行;
④检验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和焊接接头的装配质量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⑤检验焊接设备及其辅助工具是否完好,接线和管道联接是否合乎要求;
⑥检验焊接材料是否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去锈、烘干、预热等;
⑦对焊工操作技术水平进行鉴定;
⑧检验焊接产品图样和焊接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是否齐备。
(2)焊接生产过程中的检验
焊接过程中的检验是焊接检验的第二阶段,由焊工在操作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操作原因或其他特殊因索的影响而产生的焊接缺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包括:
①检验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②对焊接工艺规程和规范规定的执行情况;
③焊接夹具在焊接过程中的夹紧情况是否牢固;
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焊透、夹渣、气孔、烧穿等焊接缺陷等;
⑤焊接接头质量的中间检验,如厚壁焊件的中间检验等。
焊前检验和焊接过程中检验,是防止产生缺陷、避免返修的重要环节。尽管多数焊接缺陷可以通过返修来消除,但返修要消耗材料、能源、工时、增加产品成本。通常返修要求采取更严格的工艺措施,造成工作的麻烦,而返修处可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应力状态,成为新的影响结构安全运行的隐患。
(3)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是焊接检验的最后阶段,需按产品的设计要求逐项检验。包括的项目主要有:检验焊缝尺寸、外观及探伤情况是否合格;产品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变形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产品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热处理等。成品检验方法有破坏性和非破坏性两大类,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具体采用哪种方法,主要根据产品标准、有关技术条件和用户的要求来确定。
二) 三检一验:
自检、互检、专检、产品最终验收。
焊接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焊接前质量控制包括金属材料的质量检验、焊接材料的检验、焊件备料的检验、焊件装配质量的检验、和其他工作检查。
原材料质量控制
1、金属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焊接结构使用的金属材料种类很多,即使同种类的金属材料也有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应根据金属材料的型号,出厂质量检验证明书(合格证)加以鉴定。
同时,还须作外部检查和抽样复核,以检查发现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外部缺陷和防止型号错乱。 对于有严重外部缺陷的应挑出不用,对于没有出厂合格证或新使用的材料必须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机械性能试验及可焊性试验后才能投产使用。
2、焊丝质量的检验
焊接碳钢和合金钢所用的焊丝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焊接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在使用前,每捆焊丝必要时应进行化学成分复核、外部检查及直径测量。焊丝表面不应有氧化皮、锈蚀、油污等。若采用化学酸洗法清除焊丝上的氧化皮、锈蚀时,应注意控制酸洗的时间,若酸洗时间过长,而又立即使用时,会影响焊接质量, 甚至出现裂纹。
3、焊条质量的检验
焊条质量检验应首先检查其外表质量,然后核实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焊接性能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出厂的要求。 对焊条的化 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检查时,首先用这种焊条焊成焊缝,然后对其焊缝进行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测定, 合格的焊条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其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
4、焊剂的检验
检验焊剂时应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焊剂检验主要是检查其颗粒度、成分、焊接性能及湿度。焊剂应与焊丝配合使用方能保证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满足要求,焊接不同种类的钢材,则要求不同类型的焊剂配合。具有良好性能的焊剂,其电弧燃烧稳定,焊缝金属成型良好,脱渣容易,焊缝中没有气 孔、裂纹等缺陷。
焊接质量检验不仅包括对焊接构件的检验,对其焊接过程的检验也由其重要。下面就从焊前检查,焊中检查,焊后检查这三方面详细说明。
一、焊前检查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从人员的配置,机械装置,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环境,焊接过程的检验这六个方面进行控制。
(1)焊工资格审查
人员的配置主要从焊工资格检查这方面进行控制。主要检查焊工资格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所具有的焊接资格证书工种是否与实际从事的工种相适应。
(2)焊接设备检查
焊接设备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接设备的型号,电源极性是否与焊接工艺相吻合,焊接过程中所用到的焊炬,电缆,气管,以及其他焊接辅助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是否准备齐全。
(3)原材料检查
焊接材料的质量对焊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焊接材料的检查主要包括对焊接母材,焊条,焊剂,保护气体,电极等进行质量控制。检查这些原材料是否与合格证和国家标准相符合,检查期包装是否有损坏,质量是否过期等。
(4)焊接方法检查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其中电弧焊包括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等),电阻焊,钎焊等。焊接方法是直接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
(5)焊接环境检查
焊接环境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视,焊接场所可能会遭遇环境温度,湿度,风雨等不利因素。检查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出现下列情况必须停止焊接作业:采用电弧焊焊接工件时,风速≥8m/s;气体保护焊焊接时风速不大于2m/s;相对湿度不超过90%;采用低氢焊条电弧焊时风速不大于5m/s;下雨或下雪。
(6)焊接过程检查
为了保证焊接能够正确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经常需要增加焊接过程的质量检查程序。焊接过程质量检查通常由专职或兼职质量检验员进行,从焊接准备工作开始,对人员配备,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环境,焊接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检查、监控。
二、焊接过程中检查
(1)焊接缺陷
尤其是采用多层焊焊接时,检查每层焊缝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是否及时处理缺陷。
(2)焊接工艺
焊接过程是否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对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焊接变形及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检查。
(3)焊接设备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设备必须运行正常,例如焊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送丝机构等。
三、焊后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焊缝表面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检查,这些缺陷采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就可以观察。
2、尺寸缺陷检查,例如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等,需采用焊接检验尺进行测量。
3、焊件变形量检查。
(2)致密性试验检查
常用的致密性试验检验方法有液体盛装试漏、气密性实验、氨气试验、煤油试漏、氦气试验、真空箱试验。
1、液体盛装试漏试验主要用于检查非承压容器、管道、设备。
2、气密性试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利用远低于容器工作压力的压缩空气,在焊缝外侧涂上肥皂水,当通入压缩空气时,由于容器内外存在压力差,肥皂水处会有气泡出现。
(3)强度试验检查
强度试验检查分为液压强度试验和气压强度试验两种,其中液压强度试验常以水为介质进行,对试验压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1.5倍。
扩展资料
常用的射线无损检测方法有:
1、射线探伤检验方法。射线探伤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穿透焊缝,在胶片上感光,焊缝的缺陷的影像便显示出来。
2、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与射线探伤相比较,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灵敏度高、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等,最主要对人体无伤害。但是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显示缺线不够直观,对探伤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
3、渗透探伤检验方法。渗透探伤法的主要检验原理是借助颜料或荧光粉渗透液涂敷在被检焊缝表面,使其渗透到开口缺陷中,清理掉多余渗透液,干燥后施加显色剂,从而观察缺陷痕迹。
4、磁性探伤检验方法。磁性探伤检验方法和渗透探伤检验方法都是焊件表面质量检验方法的一种,主要用于检查表面及附近表面缺陷。以上所述的外观检查、致密性检查、无损探伤检查都属于对焊接构件非破坏性检验,其中焊接检验包括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两种方式。针对于破坏性检验又可以划分为力学性能检验、化学分析及实验、金相检验、焊接性检验和其他检验等几种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8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