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民兵是干嘛的-招民兵什么意思

"招民兵"是一个汉语辞汇,指的是招募地方上的居民作为军队的成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招民兵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现代中国,招民兵通常是指由地方政府组织,依照一定条件和程序,从当地居民当选拔出身体素质好、有责任心的人作为豫备役军人,接受军事训练并随时准备参战。

在中国历史上,招民兵也曾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动员方式。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就广泛展开招民兵运动,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

"招民兵"是一种重要的国防动员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军事气力和应对各种可能的安全要挟。

村委会招民兵什么情况

1、民兵属于预备役人员,也就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也就是说一般民兵在平时工作中没什么区别,就是一年会有几次集体训练,名义上属于民兵组织。

2、如果边疆发生大的事情,比如地震什么的,有可能叫民兵来支援,其他人都躲得远远的。

3、比如战争开始时,民兵会作为正规军的补充。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兵制度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

1984年5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民兵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基干民兵为第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为第二类预备役。

民兵的基本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其他各项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民兵编为班、排、连、营、团。基干民兵编有高炮、地炮、通信、侦察、防化等专业分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十九条乡、民族乡、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民兵组织。凡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确定编入民兵组织的,应当参加民兵组织。

根据需要,可以吸收十八周岁以上的女性公民、三十五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参加民兵组织。

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动员范围内的民兵,不得脱离民兵组织;未经所在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民兵组织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