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什么编制-网格员 什么编制

网格员的编制通常是由政府机构或城市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设定的。在一些地方,网格员多是社区服务人员或志愿者,而其他地方则可能将其视为一种正式的工作职位,具有特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网格员是什么编制,有没有发展前途?

网格员是属于乡镇的事业编制,属于半个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参考当地事业编的收入水平。网格指的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员是驻区的社区民警,网格员是将居民信息数据化,服务社区居民的群体。

网格员:

网格内有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司法力量和网格消防员七类人员,分工承担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只不过公安分局根据区域内的人员情况、社会治安复杂程度将区域划分成网格。平均每个社区划分成3到5个网格。

其一,调节社区矛盾纠纷。在城市网格化管理标准之下,要求更有效、更及时、更完备地处理好社区事务。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如果社区范围内出现有民众间纠纷的情况,社区网格员就必须起到调节社区矛盾的作用。他们需要及时地了解矛盾产生的源头,理清矛盾双方争执的原因,为他们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二,联络社情民意。社区网格员需要及时反映社区的生存现状,包括存在的不好的需要更换或改善的设备条件,也包括群众反映的社区问题。做到真正的反映民意和社区的情况,为社区环境的改进和居住人口的生存环境改善做到最大的努力。

网格员属于社区民警,社区民警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任何在编人员。

法律分析

网格员是驻区的社区民警,社区民警不是公务员,也没有其他编制。网格员本身是由社区聘用的,是属于群众基层自治组织的一员,既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也不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此,社区民警是没有编制的,因此,网格员也是没有编制的。

网格化管理的意义体现在实现了基层执政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工作重点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工作资源从条条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工作决策从以经验为主向民主科学转变、工作格局从相对封闭向更为开放转变,其实质是实现基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靠发动群众来进行群防群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网格化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原则上每支队伍由街镇机关干部、村居干部和辅助人员组成,实行包干责任制。队伍成员一般包括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片警(副网格长)、督导员(驻村居干部)、管理员(专职)、助理员(兼职)及司法和消防力量,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信息进行全面采集管理,信息管理平台以街镇为单位,有条件的可向村居延伸,核心工作是服务居民,做好各项群众工作。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集中原则角度,好的领导总有新目标。社区书记、党支部应负责统筹本辖区网格工作,指导网格队伍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整合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驻社区单位等,形成“党委领导、分级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