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员上面什么级别最高-科员上面什么级别

在中国,科员通常属于行政级别的较低层级。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中,科员的级别可能会更高一些,例如处级、厅级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科员只是一个职务名称,而不一定与具体的行政级别相干联。

正科级再往上是什么级别

再往上的级别是副处级。

在中国的公务员职务体系中,职务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部级、正部级、副国级、正国级。因此,正科级干部如果想要晋升,下一个目标就是副处级。

在中国的公务员职务体系中,职务级别与职权范围、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密切相关。正科级作为基层领导职务,通常是乡镇、街道、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或中层干部。而副处级则意味着进入了更高一层的领导职务,通常在市级部门或县级政府担任重要职务。

对于正科级干部来说,想要晋升到副处级,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经过组织的考察和推荐,以及通过相应的选拔程序。

一旦成功晋升到副处级,干部将拥有更大的职权范围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同时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副处级干部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务员职务级别的晋升并不是唯一的职业发展路径。干部还可以通过学习深造、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正科级再往上的级别是副处级。在中国公务员职务体系中,职务级别的晋升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经过相应的选拔程序。副处级作为更高一层的领导职务,对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部在追求职务晋升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九条规定: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二十条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第六条规定: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职级对应如下:

(一)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

1.乡科级正职对应二级、三级主任科员对应副科级;

2.乡科级副职对应四级、一级科员对应科员级;

3.县处级正职对应二级、一级调研员对应正处级;

4.县处级副职对应四级、三级调研员对应副处级;

第一层:科员,级别达到25级。

基层公务员在基层任普通办事员,在基层工作满8年,才有机会晋升为科员。对于应届生来说,30岁就有机会晋升,而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考生在35岁从基层公务员做起,赶在退休前估计也只是一名科员,领导更倾向将名额让给年轻人,可以说年龄太大不适合公考,若是在乡镇单位,或许一辈子都在基层工作。

第二层:副科级,级别达到23级。

科员往上晋升为副科级需要在岗工作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如果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与副科级岗位不同,但相应职务层次的工资待遇相同,一般来说是因个人能力或岗位饱和原因所致。

第三层:正科级,级别达到20级。

晋升正科级干部需要副科级工作年限为15年,级别达到20级,可以敲定的是,入职较晚的中年人基本很少有人会走到正科级岗位,除非是特别优秀且能力出众的关键人物,相比之下,应届生的机会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都是单位重点培养的接班人。

第四层:副处级,级别达到19级。

晋升副处须正科级、主任科员工作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以上可有资格入选,如15年内未提拔,可享受同级待遇,但工作岗位不变,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区别。

第五层:正处级,级别达到17级。

正处级与副处级工作年限要求时间一样,均为15年,但在级别上高出两级。这种级别一般人都不用考虑,大多数人都未能达到第三层。

现实生活中,乡镇基本公务员上在科员层面上就已结束仕途,有些人一辈子都到不了副科级,最多可以享受享受副科级待遇,难怪有些人考上了也没去,因为从科员到县处级升迁人数很少。如乡镇或者县教育局等县直机关都只是科级单位,有些县长才是正处级,如果年龄很大,算是已经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