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法有哪些-同位法是什么

同位法是指在结构中,两个或更多的元素占据着相同的化学位置。这类现象通常产生在具有相同电子构型的原子之间。例如,在氢氧化物(如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占据了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位置,它们都具有一个完全的外壳电子构型,因此被称为同位素。
同位比较法
同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其基本比较方法是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如3/5﹥2/5,2/3﹥2/5。
但在命题过程中,这样直观以同分母或同分子进行命题的很少。一般都要做一些数字变化。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一些化成。如化成分子相同比较,就是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如4.37/12.16和17.48/50.99,观察发现后者的分子是前者的4倍,因此可以将前者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得到17.48/48.64,两个分数分子相同且后者分母大,则4.37/12.16﹥17.48/50.99。
同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1、基本比较
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 的分数大。
2、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3、同位比较法应用条件
同位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扩展资料
可以根据观察比较法快速排除一些选项,但是最后总会有两到三个选项需要大家通过计算去比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种比较的方法——同位比较法。
所谓同位比较法,关键词在“位”字上。“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位置,即相同位置上的两个数进行比较;二是指有效数位,我们在比较两数大小变化的时候往往需要对两数变化的幅度进行计算,而为了保证两数幅度计算在相同的数量级上,我们需要把数据保留相同的有效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公版公务员录用考试轻松学系列:行测资料分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