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什么纪年法-农历采用什么纪年

农历,又称华历、夏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起源于殷商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农历是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为参照来制定的,因此被称为“太阴历”。它采取了闰月、小月和大月的概念,并通过设置闰月来调剂阴阳历的季节划分,使得每一年的长度能够更加接近地球公转的实际长度。农历的主要特点是依照农历每月的初一作为第一天,所以又称为“阴历”或“旧历”。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什么纪年法?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干支纪年法

中国农历,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为农历的纪年,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