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疼痛忍耐度-哪些因素影响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因素:
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身体感知疼痛的主要器官。神经损伤或疾病可能致使疼痛。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对疼痛的感知和处理有重要影响。例如,荷尔蒙变化、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失调都可能引发疼痛。
3、 肌肉骨骼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或损伤(如骨折、关节炎等)也会影响疼痛。
4、 心理因素: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状态也可能加重疼痛。
5.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缺少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也可能增加疼痛的风险。
6、 医疗医治:某些医疗医治也可能致使疼痛,例如手术后的伤口愈合进程可能会产生疼痛。
7、 其他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触感和听觉等感官刺激,和药物和饮食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对疼痛的感知。
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摘 要:疼痛不仅仅是由于外界刺激或机体遭受损伤而出现的客观反应,心理学因素同时主观的影响着个体的痛觉。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重点介绍注意、动机、情绪、个人经验等对于个体疼痛的影响,以期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的治疗疼痛。
关键词:疼痛;注意;动机;情绪体验与疼痛的关系
痛觉是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的一种躯体的或内脏的感觉现象,是与生命的进化过程相伴随而形成的。
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直至高等动物,都具有自身保护、避免环境伤害的生理本能。
疼痛,便成为机体保护本能的警觉信号。
疼痛通常又是与不愉快的情绪和逃避行为系相联系的。
没有人喜欢感受疼痛,所以在遇到疼痛或者意识到即将遭遇疼痛的时候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和远离。
疼痛是一种辨别对机体有伤害的各种刺激的感觉,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又是一种心理体验;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疼痛经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对特殊刺激的生理反应。
例如,一些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剧烈的疼痛,同时会伴随着兴奋和高兴。
反之,当人们处于某种焦虑中时(比如在医院手术前)甚至一丁点微弱的刺激也会感到强烈的疼痛感。
很明显,疼痛是强烈依赖于情感和思想的知觉反应。
痛觉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复杂的感觉,由于从刺激开始到痛觉形成的过程中,介入了多种心理因素和情感、情境的体验,致使痛的可塑性和多变性表现出来。
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认知范围内,尽管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感觉,但从来没有哪种感觉会像痛觉这样明显受到心理变量和情绪色彩的影响。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心情特别好的时候,身体上的疼痛及不适似乎会大大减轻甚至自动消失,而心情低落的时候仿佛身上无处不痛。
同时,痛觉还与注意、暗示是密切的联系着的。
很多早期的研究辨明,当注意集中在疼痛上时,疼痛会加剧;从疼痛分心去注意其他事情则可以减轻疼痛。
比如,运动员在激烈的竞技场合,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可以忍受剧烈损害而不感到疼痛受伤,但竞技刚刚结束,会顿时感到疼痛不已,甚至动弹不得,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更加常见的亲身经历如我们在考试进行中,对于疼痛的关注度大大降低,会减轻甚至忽略自身疼痛。
人体的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感觉――痛觉,无不与众多的心理因素相关,受到情绪、情感、意志、暗示等心理过程的制约和影响,在脑的系统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作用区域,而不仅仅限于一个特异的痛感觉中枢。
如果运用神经和心理的调节手段,主动避免某些痛觉和意外致痛因素的发生,以及善于识别受教育者潜在的痛苦和负性情绪的干扰,无疑是促进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积极的去向和方法。
由于对疼痛的不同态度,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心理动机,痛的感觉也大不相同。
同样程度的组织损伤,因为病人对创伤情景的意义估价不同,痛的程度也颇有差别。
比如,头部受伤的人考虑可能危及生命,而感到疼痛严重;但同样的创伤,如发生在手指或比较不重要的部位,则痛的心理反应就小的多。
动机可以影响注意的指向和强度,因此,动机是调节疼痛与注意关系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上看,动机使得疼痛调节从以往的静态过程变为一个动态过程。
人们也会因为渴望引起他人关注而改变对于疼痛的心理反应。
比如,小孩子为了引起父母或其他人对他的关注,会放大疼痛的心理反应,持续疼痛,以期待得到更多或者更长久的关心和照顾;与之相反的,有时为了在对方面前表现的勇敢无畏,患者会降低疼痛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动机会明显地使人主观地改变疼痛的心理反应。
哺乳动物(除人以外)的疼痛,是根据它们的反应及其中枢神经系统同人的相应部位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来推断的。
疼痛作为心理现象是所有人的一种亲身体验。
我们的疼痛体验为情感所掩盖,且能被我们记忆和预料。
大量研究表明,疼痛会降低个体的记忆表现。
有意识的记忆受到疼痛的影响而自动记忆过程并不受到影响。
疼痛对于个体记忆表现的削弱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占用注意资源而产生的。
疼痛还具有高度的个人经验,对于同样强度的疼痛刺激,个人的体验却大相径庭。
在遭受到相同疼痛刺激的情况下,有过经验的人与初次体验的人感觉有时会截然相反,这取决于曾经经历时的心理反应。
如果第一次接受手术时患者并没有感到剧痛及由此引起的恐惧,那么第二次手术时患者对于疼痛的担心和疑问会明显少于第一次手术时;相反地,如果第一次手术曾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那么二次手术时就会对疼痛感到极端恐惧,并感觉到剧烈疼痛。
各人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也就是个人的痛阈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毋庸置疑,痛觉的差异,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如性别、年龄、疾病等。
有些外伤或自伤倾向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痛阈非常高,有的甚至是痛觉消失。
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疼痛虽然有生理原因,但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因素往往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就是占相当比例是心因性疼痛。
而合适的心理治疗或心理指导,则可大大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心理反应,并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此外,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与疼痛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论是源于心理的疼痛还是来自躯体伤害的疼痛,其痛知觉和痛反应都与其个体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有关。
同样,文化背景和境遇对疼痛的感知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比如,不同民族在特有的礼仪、信仰、习俗、宗教仪式等影响下,人们对于疼痛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活动一般都有其生理生化机制;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疼痛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轻率地把他人的疼痛视为无中生有或者是弄虚作假。
其中重要的是,掌握可能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对疼痛的态度、动机,以及情绪状态,同时也要了解原先的性格、以往的疼痛史,以及家庭和社会背景等等情况。
情绪体验对疼痛的影响,疼痛与情绪体验的关系也是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大量实验表明,与中立的情况相比,处于消极情绪的被试的疼痛阈限较低,而处于积极情绪时的疼痛阈限较高。
积极地情绪体验可以缓解疼痛,消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疼痛的心理反应。
最近也有了关于恐惧引起疼痛减退的研究表明引发恐惧的情绪之后,被试的疼痛感明显减弱。
疼痛对基本心理过程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注意、情绪体验等可以影响疼痛,反之,疼痛同样可以影响注意等认知过程和情绪体验。
疼痛刺激不仅仅会产生疼痛这一感觉,还有消极的情绪体验。
也正因为痛感与人的心理密不可分,因而在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中采用暗示疗法。
曾有人对此做过实验,医生给一个重症疼痛患者止痛片,并告知其是当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止痛药剂,并嘱咐患者要按时持续服用,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片后明显感觉疼痛减轻,然而医生给该患者的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片。
在国外的临床治疗中,有许多治疗和减轻疼痛要涉及到心理暗示。
其实,这种谎言式暗示,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剂精神良药,可以让患者在主观上减轻疼痛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将各种各样的暗示疗法运用到临床中去。
他们开始注意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活起居环境能够使病人从心理上感到舒适,有利于减缓疼痛;同时良好的语言也能使患者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例如,由于病患对于造成疼痛的原因缺乏认识和了解,会产生焦虑不安和紧张情绪,由此会加重对于疼痛的感觉,这时我们应避免语言暗示的消极影响,要用其积极地一面使病患明了事理,安定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目前十分流行并且运用尤其广泛的是音乐疗法。
音乐是心灵的医生,在临床中应用音乐来分散病患对于疼痛的注意力,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对于疼痛的耐受力,达到音乐之痛的功效。
疼痛是一个能够吸引注意的感觉,这是人类处理威胁,维持生存与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我们大量详实的研究心理学因素与个体疼痛的关系,了解心理学各种因素对于疼痛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治疗疼痛,这一研究主题,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多因素有待发展,这也将是研究心理学因素与疼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易宗勇.痛知觉相关心理因素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吴英,聂传发,陈金梅.疼痛的评估与心理护理措施[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2)
汤毓华.疼痛心理的奥秘[J]上海精神卫生研究,2012
钟瑶,李万龙,刘瑞芳.疼痛与心理学的关系及其心理治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5)
马华维,郑研,姚琦.疼痛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2(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