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属于什么品类-泥泥狗属于什么

泥泥狗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情势,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豫西地区。它是一种泥塑玩具,通常采取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塑造和装潢而成。泥泥狗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人形泥泥狗、动物形泥泥狗等,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因此,可以说泥泥狗属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珍品:泥泥狗是什么?
世界上又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这种玩具确实独一无二的。面对这些古拙、怪诞、超自然的形体,人们又似乎很难将它和玩具联系起来。
这种玩偶,当地人叫它“泥泥狗”。泥泥狗,是太昊陵泥玩具的总称,当地老百姓叫它“灵儿狗”,说它是给“人祖爷”守陵的,把它奉为祭祀伏羲的神物。自古以来,二月会期间,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泥狗。南来北往的游人香客,到太昊陵祭拜过“人祖爷”后,都要买一些泥泥狗带回去,不仅沾沾泥泥狗的灵气福气,据说还可以驱邪避灾。
据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民俗学家倪宝诚老师介绍,泥泥狗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国内民间玩偶当中历史最悠久、造型最独特、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具有人类生殖文化研究价值以及学术研究价值的一种活化石。可以说它是一种古文化的活物证,也是活态文化里最珍贵、最值得进行研究探讨的一种物证。
淮阳人捏泥泥狗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也是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有关。当地人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伏羲、女娲两兄妹成婚后,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放眼天下,仍然人烟稀少。他们嫌自己的后代太少,无法使人间有生气,就一起捏制泥人,等这些泥人晒干后,就变成了能走动、会说话的人。遇到风雨袭来的时候,伏羲和女娲来不及一个个往屋里收,就用扫帚扫。现在人们看到的泥泥狗就是伏羲和女娲抟出来的泥人。可以说千百年来,泥泥狗的制作方式和这个古老的传说,在淮阳民间代代相传。
如今的泥泥狗造型不同,林林总总有近二百种。但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上古时代的各种动物形状,例如大象、熊、猿猴……泥泥狗是一种经过演绎的图腾形状。当地的泥泥狗制作艺人介绍说,泥泥狗不是只有狗一种动物,它还包括有几个头的兽、九个头的鸟,还有两个头相交的动物。这种奇怪的搭配又藏着什么谜语呢?
相传这代表了原始的交配,这种动物的相交也是在歌颂人祖。这些稀奇古怪、神秘虚幻的形体,有着神话式的名称:人面猴、人面鱼、猴头燕、草帽老虎、多头怪、四不象、独角兽、猫拉猴、九头鸟、双头鸟……好像一部活生生的《山海经》展现在面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许多神兽都是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形形色色的泥泥狗与《山海经》中描绘的奇禽神兽都反映了史前人类的图腾意识。
春秋末年,淮阳曾经是楚国的国都。据说《山海经》的作者也是淮楚人氏,而且淮阳曾经是太昊伏羲氏、女娲氏和炎帝神农氏的都邑,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之都”,因此遗存下这些原始图腾神祗也就不足为奇了。
淮阳泥泥狗种类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面猴”,又称“人祖猴”,是泥泥狗中唯一的一种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图腾形象,造型就像一尊神,庄严、肃穆、神圣。
在这些超自然的、夸张的形体上,带有多种令人费解的点线符号,它们又代表什么呢?
倪宝诚老师给出了人祖猴最突出的特点是身上的女阴生殖符号。可以说在淮阳所有泥玩具当中,不管是禽兽形象还是猴类形象,它们身上都有女性生殖符号,它标志着一种很强烈的观念,即一种生殖文化的观念。
淮阳泥泥狗民间艺术品顽强地保留到现在,历经几千年没有变化。它非常珍贵,是标志了一个阶段的、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品,也可以称它为一种图腾文化。淮阳泥泥狗的纹饰符号,大致分为类绳纹、马蹄纹、花朵纹、三角纹、太阳纹等,大部分属于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
民间艺术家许述章先生捏制了一个头顶草帽的老虎形象的泥泥狗,这个草帽虎主要是反映女性出嫁当天遮羞的习俗。相传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结婚的时候还没有红盖头的遮盖,女娲就戴着一顶草帽嫁给了伏羲。
两百多种泥泥狗的造型,并不是出于淮阳民间艺人的审美趣味,而是一种崇神、祭祀的需要。在民间艺人心中,这是自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这种画法决不能轻易更改。
1、周口特产有:白吉馍、油酥烧饼、邱集烧饼、炸麻叶、关德功烧鸡、试量狗肉、逍遥糊辣汤、金丝猴奶糖、肉盒、太康肘子、辛集麻花、周家麻花、王家五香羊头、闷糟鱼、四五老酒、羊肉汤、宋河粮液,淮阳黄花菜、泥泥狗还有荷花茶等。
2、邱集烧饼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邱集乡的特产。鹿邑邱集烧饼,上等小麦粉烧制而成,香酥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风味独特,可谓“豫东一绝”。
3、关德功烧鸡,又称关记烧鸡,是河南周口市的汉族传统名食,属于豫菜系。
4、闷糟鱼,俗称“糟鱼”。糟鱼是一种群众喜爱的特色传统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