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利率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古典利率理论包括哪些

古典利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均衡价格模型、短时间金融市场的模型、长时间金融市场的模型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模型。这些模型的目的是研究利率变动如何影响投资决策,和经济状态对利率的影响。古典利率理论还研究了利息率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为何在不同类型的经济中,利率水平会有所不同。

如何进行比较西方三种利率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一、真实利率理论

真实利率理论即古典利率理论是从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形成和决定的。资本的供给来自社会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资本的需求来自社会投资,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与投资相等时决定均衡利率水平。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的供给基本上为一国的货币当局所控制,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与利率轴平行的线。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所以货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的均衡水平。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兼顾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1、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两部分

投资这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与利率呈负相关。货币的窖藏,储蓄者以现金形式保留一部分在手中而不是全部贷出的部分。

2、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两部分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与利率呈正相关。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信用创造来提供可贷资金,与利率呈正相关。

3、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扩展资料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金额;借货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

DL=I+ΔMD,SL=S+ΔMS(2-12)

其中:DL为借贷资金的需求SL为借贷资金的供给;Δ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I+△MD=S+△M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贷资金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性偏好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实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模型:

古典利率理论模型是一种局部的均衡理论。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即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

利率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是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抑制现在的消费、"等待"未来的报酬则是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这两种决定力量的均衡就决定了利率水平利息就是人们等待的报酬。

马歇尔同时认为,决定资本需求的因素是资本的生产力。即"借款人所愿付的利率,是他使用资本的预期收益的尺度"。企业家为了获得利润的极大化,其对资本的需求要达到资本的边际收益与利率相等为止,资本的需求因此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从需求角度讲,"现在的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的物品更有价值",此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息的来源。从供给角度讲,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也就是在生产出消费品以前,先生产出工具、设备和原料等中间产品,然后才生产消费品,利息正是产生于这种时间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