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数量指什么意思-农户数量指什么

农户数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中具有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它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户数量的多少会遭到自然条件、政策环境、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农户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农民的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什么

农民的总体单位是农户,数量标志是人口数量,品质标志是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农户是指在农村地区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或个人,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农民的数量标志是人口数量,因为农民是农村地区的主要人口群体。农民的品质标志包括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包括农业生产技能和生产资料的掌握程度,生活水平包括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水平。这些标志反映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也是评价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小农户是指因人多地少等禀赋而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农业微观主体,现在讨论的小农户,即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2亿多承包农户,其主体既有自给型小农户,也包括商品型小农户。

中国富有小农传统,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提供赖以生存的农产品,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还是构筑社会基本单元,影响国家发展方向和道路抉择,小农群体、小农经济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包括维护自身食物保障,以及向非农产业提供劳动力、维系农村社区功能、传承农耕文明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总结德、法、日、韩等国家小农演变规律,在未来20-30年,虽然小农数量和规模会不断变化,结构将继续演变,但小农依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力量,小农现象将长期存在。

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化同步”以及农业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日益老龄化、兼业化的小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突出,生产生活境况与其他群体比还比较脆弱,难以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