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文种是什么意思-12个文种是什么

《红楼梦》是清朝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共120回。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原名《江湖好汉传》,又名《大宋江河志》、《梁山伯水浒传》等,是由施耐庵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共120回。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共120回。该小说讲述的是孙悟空带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获得真经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共120回。作者罗贯中用第三人称叙述了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的历史故事。

《金瓶梅》是一部明朝长篇小说,共有120回。作者兰陵笑笑生根据现实生活素材编写而成,描述了明代中期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情况。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共120回。这部小说主要描绘了清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生活和心态,反应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聊斋志异》是一部描述鬼怪故事的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共120回。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入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子夜》是一部反应旧中国的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作者茅盾共120回。这部小说描绘了旧中国的社会面貌,揭露了旧中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青楼梦》是一部描写古代青楼女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董解元共120回。这部小说通过对妓女生活的描绘,反应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石头记》是一部反应中国古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小说,作者李渔共120回。这部小说通过石头记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西厢记》是一部描绘唐朝宫庭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白朴共120回。这部小说描绘了唐朝宫庭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了唐代时期的繁华景象。

《水浒传》是一部描述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共120回。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农民起义的故事,揭穿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公文有几类几种分别是

1.公文包括两大类

即:法定公文和常用公文

⑴法定公文,即是国家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性公文文种

1951年政务院规定为7类12种.1957年做了某些修改,仍为7类12种.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为9类15种.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为10类15种,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为12种.2000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为10种:分别是:

①决定;②通告;③通知;④通报;⑤报告;⑥请示;⑦批复;⑧意见;⑨函;⑩会议纪要.

上述法定公文的划分,是以文件法定作者的权限和文件多种多样的任务及性能为准的.

⑵常用公文.这类公文,大至总结、计划,小至条据、便笺,种类繁杂,素无定目.一般说来主要有综合性工作总结,计划,调查报告,简报,专用书信,领导讲话,大事记,批示,公报,电报,合同等等.这些公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四大部分

⑴通用公文

就是在全国党政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文种.这类文种含有特定的格式、写作要求、行文关系.主要用来颁布法规,传达命令、指挥工作,请示问题,报告情况,联系事务,记载活动等.常用的应用公文,绝大部分属于通用公文.

⑵专用公文

是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业务范围内,专供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文种.这类文种同样包含有格式要求、行文关系.各个业务部门所使用的特殊公文都可以称之为专用公文.主要是指司法公文、外交公文和军事公文这三类.这里不再一一述及.

⑶经济公文

是指经济部门业务上常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经济合同、协议、协定、协作议定书、企业管理办法、规章、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工资核算分析、固定资产核算分析、商业广告、用户意见书、市场预测分析、行情报告、商品供求平衡统计分析、物价统计分析、各项统计报表等.此外,还有会计公文,包括会计凭证、帐薄和会计报表等.

⑷科技公文

是指在科研、生产、基建等活动中形成并使用的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和文字材料.主要文种及公文形式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使用说明、科技合同、科技协定、委托设计任务书、科普分析、科技情报、科研计划、科研措施方案、科技资料、计算说明、计算方法、各类图表、照片等.

2.通用公文的种类

通用公文的种类是根据公文本身的性质或特点分成的门类.

⑴从公文的性质和作用分

①法规性公文

是指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最高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公文.包括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

公文文种的15种分类包括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4、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6、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9、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10、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4、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5、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公文的文种选择

正确选择并在公文上标明文种,将会给公文的形成和办理带来便利,并有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不同的公文性质不同,各有特定的适用范围。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权限;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现公文主题的需要。

为了使各种公文都能有稳定的性质、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都能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了解,以便利于正确有效地形成和办理公文,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常用的每一种公文都赋予一个能概括表明其性质、用途的统一规范的称谓,这种称谓叫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