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参公是什么意思-行政参公是什么
![行政参公是什么意思-行政参公是什么](https://edu.h3e.cn/img/行政参公是什么意思-行政参公是什么.png)
“行政参公”是指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行政机关中履行与行政有关的任务,享有与行政机关在职人员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行政参公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负责本单位政策法规的宣扬、解释、培训工作;负责本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队伍建设工作;负责本单位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参与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等。
行政参公人员的待遇通常与其他公务员相同,包括基本工资、补助补贴、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时,他们也能够享受其他公务员的优惠政策,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行政参公人员在行政系统内工作,但他们其实不一定具有行政职务,而只是作为普通工作人员实行职责。
行政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
法律分析:
上海事业单位工资主要有四部分构成,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其他工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编制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参公事业编: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为差额拨款事业编
财政核拨补助:即财政核补,也就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为自收自支事业编:指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的事业单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职位性质就是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参公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本身不是正式的行政编制,只是体制影响,一直在体制内存在着,待遇提拔和公务员一样,不受影响,相互过渡的也是常态。
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简称。 主要分为参公机关人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机关人员一般指的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使用的是行政编制,但是性质依然是参公人员;另外一类是参公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般是某个行政机关的二级机构,编制一般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待遇参照公务员。
在社会上有一些部分承担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这些人的编制应该属于事业编制。但国家有规定,这些单位可列为参照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这类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前,一般名为事业单位,却行使行政职能,代表国家进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属于应列为行政单位及落实行政待遇,未落实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在这些单位内正常工作的人,也就是参公人员了。
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