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字更正法-什么叫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是在产生毛病后使用红字冲销原有记录,再用蓝字重新记录的一种纠正毛病的方法。它用于记录当期产生的金额或文字毛病,在冲销原记录的同时补入正确的记录,从而到达更正毛病的目的。其主要适用于发现当月记账凭证填写毛病、数量多时才采取红字更正法,将错记的金额用红字予以冲销,再将正确的金额用蓝字登记入账。
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一般情况下适用两种情况:
一,记账以后,发现账簿记录的错误是因为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引起的,应用红字记账法进行更正。
二,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金额大于应计的正确金额,而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例: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投入生产,计25000元,误将"生产成本"科目写为"制造费用"科目,并已登记入账。
1、 原错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25000
贷:原材料25000
2、 发现错误时,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登记入账
借:制造费用25000
贷:原材料25000
3、 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登记入账。
借:生产成本25000
贷:原材料2500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