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之心的意思-灼灼于心什么意思

“灼灼于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里深深地记住或感受。它描写了一种深入的印象或情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记忆、爱好或怀念。例如:“他的眼神里闪烁着灼灼于心的思念。”

桃花灼灼,是什么意思?

桃花灼灼,指桃花开鲜艳的样子,引申为新娘的年轻貌美。

拼音:

táo huā zhuó zhuó

释义:

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

灼灼,有以下含义:

1、明亮的。

2、鲜明的。

3、明白的。

4、彰着的。

5、盛烈的。

6、炙热的。

7、思念殷切的;热切的。

造句:

1、温和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杨柳依依,桃花灼灼。陌上,油菜花绽开了娇小的容颜,和着春风的节拍,翩翩起舞,仿若诉说春的晴朗。

2、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3、清明时节踏青忙,赏花观景心欢畅;小草青青空气爽,桃花灼灼柳丝长,溪水潺潺鱼儿游,鸟声叽叽风筝扬,享受空闲须尽欢,最是一年好时光!

4、三月彩蝶翩跹,成双飞舞花间。桃花灼灼娇艳,佳人笑容满面。风筝飞满蓝天,你我情意相连。合力共执一线,共度美好华年。白色情人节到了,今生永远和你在一起。

5、行经商丘,桃花灼灼,烂漫两岸,有女浆衣溪边,我又想起了你。

6、爱情就是如此,来的时候,桃花灼灼,走的时候,落梅纷纷。刹那转身之时,谁还记得那曾经沧海。

7、阿珩,行经丘商,桃花灼灼,烂漫两岸,有女浆衣溪边,我又想起了你。

8、爱情就是如此,来的时候,桃花灼灼,走的时候,落梅纷纷。

9、笑眼眯眯,嘴角上扬,灿烂得仿佛两弯新月照耀着三千桃花,灼灼其华。八月长安

10、就如不笑的时候,像一树梨花,洁白无瑕;微微一笑,犹如四月里的桃花,灼灼其华,不胜美丽,那样子足以倾倒万千女生。妩墨

11、清明时节踏青忙,赏花观景心欢畅;桃花灼灼柳丝长,小草青青空气爽,溪水潺潺鱼儿游,鸟声叽叽风筝扬,享受空闲须尽欢,真是一年好时光!

12、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13、何永康三月,川东北一个叫古楼的乡村,又借春讯发来桃花“灼灼其华”的邀请。

14、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相辉映,蝴蝶翩飞,小鸟啁啾,景色美不胜收。

15、桃花灼灼,本应宜室宜家,却又无可奈何桃花如雨、纷纷落下。

16、他在海岛仙府门外的仙树下站着,同我轻轻一笑,恍若东风拂过,三千桃花灼灼开放。大风刮过

17、原本就是随便埋的,原本就没想要开花结果。既然不报希望,又何必荒唐地期待一个干土胚子会在次年春来时,化作碧色枝叶,桃花灼灼

扩展:

桃花灼灼,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改写,出自《诗经·周南·桃夭》。该诗意说的是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该诗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

作品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天日昭昭,人心灼灼”是指公理昭著,人心切切的状态。

“天日昭昭”表示天公作证,公道明显。这里的“天日”比喻正义的力量,是价值与道义的代表,当公理昭著,就会得到众人认同和信赖。

“人心灼灼”则是指人们的内心深处充满焦虑和不安,它可以是对公理的呼唤和期待,也可以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求变,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和真理的信仰和追求。

这句话主要表现社会良知的呼唤和对公正的要求,当社会失去公正和善良,人心便会感到焦虑不安。这句话旨在强调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引导人们积极、秉公执法、珍爱良知,推进社会公正、平等、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