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的本质是什么-国库的实质是什么

国库的实质是国家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机构,它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库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力,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完全性,并为政府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国库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发行国债等渠道,主要用于支付国家的各种支出和偿还债务。在履行财政政策时,国库可以依照预算要求进行资金分配和使用,以实现政府的目标和任务。
国库的实质是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和运行,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国库?
问题1:什么是国库?
问题2:国库是什么意思?
国库,国家金库的简称。如何界定这一概念,学界尚存有不少争议。恰当地揭示国库含义,是一个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对国库管理、运作以及国库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所谓国库,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在我国,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归口管理,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支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集中收缴、拨付和清算的运作模式。它由国库集中收入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构成,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政府资金收付模式。
从上述定义可知,对国库这一概念的理解包含下列几层含义:
其一,国库首先是国家财政资金的总出纳机关。由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自身并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通过税收等方式集中财力资源,将这些资源用于履行国家职能,维系正常的运行。因此作为这些财力资源的出纳者,国库必然和国家各级职能机构发生紧密联系,其不仅有责任确保国家税款收缴的及时和效率,而且有责任确保国家各级职能机构和部门使用税款的便利、适当和效率。
其二,更重要的是,国库担负着执行国家预算的繁重任务。国库面对着遍布全国的各级预算单位,要按照财政分级预算的规定,在各级财政之间进行收入的划分和分成留解;要按照预算收入分类的规定,每天向财政部和地方同级财政机关报告预算收入入库的情况;还要及时办理库款的支拨,定期报告财政库存等等。这些工作,无疑反映着国家主要财力的集中和分配过程,以及余存情况和结果。可见,国库的工作,实质上是整个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圆满实现国家预算的收支任务服务的。
其三,国库提供的数据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可靠数据之一、最重要的信息源。从宏观而言,国库提供的数据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财政实力,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从微观而言,国库提供的数据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水平及对国家的贡献大校所以,国库提供的数据对于各级政府综合分析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宏观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国库是指为统治者保管黄金、粮食和其他实物资产的仓库。在我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为此,传统的“国库”概念是指负责办理财政收入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国家金库”。随着经济与政府财政活动的日益扩展,传统意义上的国库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政发展的需要了,现代国库的职能已经扩展到包括宏观财政管理、政府现金与债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国际上对国库职能的定位,一般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即国库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变迁,政府职能日益复杂化和扩大化,导致了财政职能的急剧膨胀,特别是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下,国库含义也在经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国库,仅是经管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机关,担负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拨,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信息资料库的职能和任务。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意义上消极的、以“库藏管理”为中心的国库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在收支核算的基础上,凭借所掌握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收支信息,对收支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便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的核心职能。因此,现代意义的国库不再仅仅作为政府资金托管者而存在,而是一个主动的政府现金、财务的管理者,并在此基础上凭借全面及时的信息优势,成为对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全方位管理的管理机构。这种理解实则隐含着对政府财政资金和财政活动进行规范、控制的意义,也与经济民主和财政法制化、规范化的趋势相一致。
国库的职能与权限
1.国库的职能
国库作为一国的“金库”,其首要职责自然是确保库款足额、安全和有效率地使用。足额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收纳国家预算收入。国家的一切财政收入应当按照与财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国库制度规定的缴款办法,办理税款的缴库。国库应当及时地收纳入库,并按照中央和地方不同的预算级次和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进行划分。属于同级财政的预算收入,应及时转入同级财政库款有关账户;属于上级财政的预算收入,应及时通过银行内部的联行往来,按照有关规定,将库款划解到上级国库。安全就是要制定相关的库款收纳、支出程序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一工作岗位的具体责任及其权限,以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有效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办理预算资金的拨付中,国库应严格按支出权限和支出程序认真审查,对于违反国家财政制度的,国库应当予以拒付,以切实保证国库资金的合理使用;二是在预算资金使用后,国库应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资金使用的效率审计,以切实保证国库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确保国库资金足额、安全和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国库还有责任提供有关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料。预算收支的执行数字,既是检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又是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资料。按照国家金库制度的有关规定,每日营业终了后,支库应将收纳的各项预算收入进行划分,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算科目编制各种报表。支库向同级财政机关和上级国库报送的有关预算收支的报表,有预算收入日报、旬报、月报,库存报表,总额分成计算表,以及年度会计决算表。并定期同财政、税务机关对账,以保证数字准确一致。
凭借国库在预算资金的收支及其使用效率等方面的信息优势,国家金库对国家预算的科学编制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在不少国家,国库直接负责国家预算的编制工作。可以说,国库负责或参与国家预算方案的设计和编制,是国库对财政预算资金实施全面有效控制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2.国库的主要权限
国库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严格依照国库制度和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办事。其主要的权限是:有权编制或参与编制国家预算,对国家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质询的权力;有权监督预算资金的正常运作和规范使用;有权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后续审计;有权拒绝有关国库资金的一切不合法的申请;有权对违反国库资金运行程序和制度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如,有权检查国库经收处和其他征收机关所收款项是否按规定及时全部缴入国库,发现拖延或违法不缴的,可以及时查究处理;对于擅自变更上级财政机关规定的分成留解比例的,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退库范围、项目和审批程序办理退库的,违反财政制度规定的,不符合规定的缴退库凭证或填写不准确、不完整的凭证等等,有权拒绝受理或执行。
为了确保国库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确保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运行,许多国家都规定国库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上述权限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和阻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库制度的历史沿革
国库制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迄今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在内的OECD国家,普遍实行了国库制度,意大利、挪威、希腊等也相继建立,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研究和试行。
国库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政府财政资金多头账户管理,大量滞留在各预算部门的账户上,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而国库制度能有效地管好政府收支,从制度上保证政府收付按预算的要求规范进行。这是OECD国家普遍采用的原因,也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
由于国库制度的创建牵涉到巨大的利益再分配、体制的重新调整,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其并非一蹴而就,都有一个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再到实施推开的艰巨过程。例如我国台湾自1958年即开始研究国库制度,历经种种曲折,直到1977年才在全省实施。
现在国际上国库管理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
1、采用国库单一帐户进行管理,整个财政性的资金只保存在一个国库单一帐户内,而且在一个总分类帐体系中核算。
2、在支付行为发生之前,财政资金的存款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帐户内,只有当支付行为真正发生时,资金才会流出国库单一帐户。
3、都有一个专门的支付执行管理机构
如美国有1900余人;法国在各部门的公共会计师开支付令的有3000余人;匈牙利的国库改革刚完成,有800多人;目前,我国国库司刚成立,有37人。
各国国库存什么?
国库分为财政国库和财产国库两大类。像俄罗斯,所有的财政国库资金收支都是通过财政部在俄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设立的国库账户进行的。财产国库则是所有国有资产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财产国库所存放的不仅仅是黄金、白银这些贵重金属,还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固定资产。但因为国有土地、政府办公大楼、军舰、飞机等不需要收藏,所以国库里真正需要收藏保管的还是体积孝价值大的黄金、美元和各种债券等。
政府没收的许多私人物品,入了国库后,政府会把它们拍卖,因为政府不保管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而是把它们变成货币入库。比如,美国纽约一年就有几次专门拍卖海关没收的东西。
瑞士国库里堆满了黄金是众所周知的事。现在各国的货币发行量,早已不与它们国库的黄金存量挂钩,但瑞士除外。瑞士国库里始终储备着足够的黄金,因而至今仍然保持着全世界惟一的金本位制。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世界各国国库的黄金总储量为32946吨,其中储量超过1000吨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是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瑞士国库目前有黄金储备2590吨,约占世界各国国库黄金总储备量的7.7%。按人均算,瑞士是全球人均拥有黄金量最多的国家。瑞士联合银行贵金属部首席分析师里德向记者表示,瑞士国库中除了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和美元资产外,也存有一定数量的欧元、英镑等主要硬通货和外国政府的债券;此外,瑞士国库不仅管理着巨额的不动资产,而且凭着力求盘活富裕资金的原则,还在千方百计地进行着各种金融投资。
在日本国库中,储存的主要是外汇、外国债券、黄金等贵重金属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和世界银行的票据等。据日本财务省1月11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12月底,日本国库中的外汇储备相当于8445.43亿美元。其中,外国债券折合成美元为6993.98亿;外国货币现金1248.66亿美元,有的存在外国中央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有的存放在日本国内的金融机构,还有的存在外国金融机构设在日本的分支机构;此外,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以及世界银行的票据,一共95.03亿美元。另外还有相当于107.76亿美元的黄金储备。
俄罗斯国库中既存有货币黄金,也有外汇等其他储备,还有一部分黄金、外汇储备存在国外。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为了避免石油收益的美元存放在美国被美国政府冻结的危险,将大量外汇收入存到欧洲,形成了脱离美国政府控制的大量“离岸美元”。
因为超发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远大于供)。
国库空虚的情况下,造钱填充国库的行为就是一种货币超发的现象。
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货币超发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影响到以下诸多方面:
1.物价上涨。
原因:更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比如粮价上涨。
2.成本上涨。
原因:原材料和人工劳动成本因商品的价格上涨同时必须满足必要的生存需求。比如作战用的装备需要更多的金钱才能够打造。
3.储蓄下降。
原因:物价持续走高,银行利率不足以抵制通胀,储蓄意愿下降,资金外流向其他投资品(资产)。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贵,居民的储蓄自然降低用来购买上涨的商品。
4.货币贬值。
原因:货币超发会造成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型企业受挫,出口型收益。具体表现为钱越来越不值钱,甚至会出现一天一个粮价的现象。
5.经济风险加大。
通货膨胀如果长期持续的话肯定是绝对的坏事。但如果中短期有利于经济发展。前提条件是新增货币的分配合理以及财务杠杆处于可控力度内(做到较难)。古代的农业经济再货比超发的情况下更容易崩盘。
6.通货膨胀期表示经济繁荣,失业率低。
物件上涨,劳动力价格也会上涨,资本家自然会减少雇佣,劳动力没有收入,所以古时候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扩展资料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
含义和本质不同: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2.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3.成因不同:
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
4.危害性不同: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