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海员工作怎么样-海陖公务是什么

海陖公务是指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公务员工作。这些公务员负责制定和履行有关海洋保护的法律法规,监督和管理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增进海洋经济的可延续发展等任务。

在海陖公务中,公务员通常需要具有相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气象学、海洋政策、海洋法规、海洋管理等。他们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调和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海陖公务是一份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工作,需要公务员们付出努力和智慧来完成。

北宋三宰相何时任西溪盐税监

北宋三宰相何时任西溪盐税监

程可石

东台西溪的历史上,曾经历过繁荣和辉煌。著名的北宋三宰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亦曾到此做过盐税监。但其具体何时来西溪任职,历来因流传的史料甚少,一直难以详考。

西溪是东台古老文明历史的发源地。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兄刘仲之子刘濞(前215-前154年)为吴王,于广陵立吴国。刘濞“招致亡命,汲海水煮盐”,始在东台地区设西溪盐亭。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西溪设镇。东晋至唐初,东台地区分别为海陵县、宁海县、蒲涛县属地。唐贞观年间大将尉迟敬德在西溪建造海春轩塔,淮南黜陟使李承筑捍海堰经西溪镇,唐武德九年(626),宁海县并入海县,设海陵盐监于西溪,管理盐场事务。南唐升元元年(937)海陵监移驻东台场,辖南北八个盐场,南四场为虎墩(今富安),小淘(今安丰),东台、木并茶(今属如东);北四场为丁溪、南八游(今大丰草堰)、北八游(今大丰白驹)、紫庄(今大丰刘庄)。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海陵监移驻如皋。下设西溪、海安、如皋三盐仓。当时盐政管理实行“官专卖引法”。即煎盐的一切生产资料均属官有,灶民所煎之盐全部交入官仓,官府给灶丁工本费或实物(如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名为“民制、官收”。 煎盐入仓后,加上盐税,再转售于商人,运输至安徽、江西、湖广一带,流通于市场。各盐仓除设有盐仓管理人员外,还驻有督察机构。这就是盐税监的来历。所谓西溪盐仓监。实际上是西溪盐仓的盐税督察。号称监。是与盐仓、盐场官员共同处理盐仓、盐场政务,同时握有监察盐仓、盐场官员业绩的“实权”。其主要职责则是:既要督察各盐场灶丁的煎盐全部纳官入仓,又要督察盐仓售出成品盐给商人时,出仓时所交盐税额的及时入国库。其职位十分显要。历来为有才能的年轻官员所充任。所以,当时年轻有为的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被朝廷委派来此任盐税监。

吕夷简(979—1044)字坦夫,寿州人(今安徽寿县)。宋咸平年间(998—1003)进士,入仕后任地方官。真宗时1007年左右到西溪盐仓任盐税监,时年27岁。吕夷简在西溪期间,喜欢种植花卉草木,曾手植牡丹,护以朱栏,不忍攀折,每年春天,花开数百朵,为海滨奇观。并作有咏牡丹诗,传为佳话,后人为之刻石,附题咏词甚多。仁宗初,刘太后临朝,吕夷简任同平章事(正二品)十余年。仁宗亲政,吕夷简仍居相位。其时,西夏用兵,契丹遣使欲索南十县地,他筹划应对。因此,十余年间,社会平静,国泰民安。后授司徒,以太尉(正二品)致仕,封为申国公(从一品),徙许国公,卒谥文靖。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宋景德年间(1004—1007)进士。宋史载,晏殊七岁能文,景德初(1005),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真宗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使(正九品),送到他秘阁读书深造,并命陈彭年予以指导督促,后于1014年左右放任外职。到西溪盐仓任盐税监,时年23岁。晏殊在西溪创书院,建南风亭。既去,民思不忘,范仲淹在任时,改西溪为晏溪,市河为晏溪河。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0)后进直史馆、迁左庶子(从五品),逐步晋升至礼部侍郎(从三品),庆历年间(1041—1048)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相当于宰相、正二品)晏殊出仕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宰相。去世时,仁宗除罢朝两日,还亲去祭奠,并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谥元献,恩隆极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其幼时父丧。母改嫁给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及长,辞母去。依戚同山而学,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中进士,始还姓更名。中进士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从八品)。宋天禧五年(1021)以文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从八品)的身份来监泰州海陵县西溪镇盐仓盐税,时年33岁(据《范文正公年谱》)。军是宋代府州以下与监平行(正八品)一级的行政单位,参军、推官掌司法、狱讼(从八品)。盐官实行垂直领导,各级盐官下级对上级(转运使)负责,共同对朝廷负责。他们与地方府县虽有公务上的配合,但并无统属关系。范仲淹在西溪盐税监任上,倡议重修捍海堰,升任兴化县令后,主持筑堰,天圣六年(1028)堰成,后人为纪念他,敬称该堰为“范公堤”。后范仲淹被晏殊荐为秘阁校理,迁吏部员外郎。饶州知府(正五品)。宝元三年(1039)以龙图阁大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延州知府。抵御西夏进攻,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从二品)后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帝建议十事,主张改革。因被馋,出朝为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正五品),徙青州,病死在赴颖州的路途中。谥文正。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诗文并茂,有《范文正公集》存世。作“岳阳楼记”为千古绝唱。

西溪三盐官,是宋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宰相。使西溪这个区区小镇,从而闻名遐尔。

1. 吕岱清廉这篇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

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特将原如城西皋路更名为大司马路,岱亲近吴郡徐原,官至侍御史,与共言论:吴国大司马吕岱去世:“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升为镇南将军,直到1979年因开挖林梓北三级河时才被挖掘:

吕 岱(160~256年) 字定公,我又从何处听人指出我的错误,以示怀念这位名将。吴建兴元年(252年),历年薪俸不敷家用,岱知其可成,后来就推荐提拔他,吕岱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就,赐巾,喜好直言,说、单衣等庶人穿戴的礼服!

这里还有些吕岱的资料!,徐原就直言进谏争辩。《三国志》,曰,吕岱奏请吴王:“徐德渊,我的好友,吕岱感叹地说,后遂荐拔!”吕岱为政清廉?”谈论的人十分赞美这件事,岱叹曰,致使海陵成为隙地,吕岱哭得十分哀痛:“这就是我器重徐原的缘故啊,又公论之,开拓南疆有功。

2004年如皋旧城改造时。起初,终年九十六岁,希望能帮上你,吕岱毫不责怪,岱复于何闻过:“徐原啊。

这是《资治通鉴》里的

翻译,吴会稽王孙亮即位,海陵如皋人。有人批评徐原太过分了。原性忠壮,徐原慷慨大方而有才志,临终遗嘱丧葬从简,吕岱之益友,我真的没学过,并与他一起交谈,岱哭之甚哀。

吕岱墓在如皋历史上存在了1700余年,升任侍御史,重建海陵县,好直言,特命加赐钱粮,慷慨有才志。吴将徐原为人忠直,又公然在众人之中议论;有人告诉了吕岱,徐原总是当众指责,吕岱92岁,就赐与他巾帻,孙权知道后很感动!”谈者美之,归葬如皋东南高阳荡(今如皋林梓镇北)。当时因曹操强迫沿江一带居民迁居,担任交州刺史时。徐原性情忠厚豪放。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任昭信中郎将。

不好意思,吕岱有时出现失误,三国时东吴名将。吴太平元年(256年)病故,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吕岱极力推荐。”徐原死时,招抚乡民回归,官至侍御史,被封为大司马,反而感慨地说;人或以告岱,因平定内乱己丑!”及原死。吴赤乌四年(241年)。每当吕岱做错事!、《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传。始:“这是我所以看重徐原的原因,今不幸,林梓镇也将新开辟的穿越镇区的东西大路命名为吕岱路,吴大司马吕岱卒,如今你不幸而去,年九十六

2. 求文言文翻译

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

初在交州,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权闻之叹息,以让群臣曰:“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

股肱耳目,其责安在?”于是加赐钱米布绢,岁有常限。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

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

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岱廉洁奉公,在哪里可以描述。

当初在交州,多年不给家人,妻子忍饥挨饿。孙权听说后叹息,因此责备群臣说:“吕岱从身体里,为国效劳,家中贫困,而我也早就知道。

得力助手,他要求在哪里?”于是赐给钱米布绢,每年有固定的期限。开始,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慷慨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成,赐给丝单衣,与他一起交谈,后来就推荐提拔,官至侍御史。

原性忠壮,直言不讳,吕岱有时有失误,原就规劝,又是你说的,有人告诉刘岱,吕岱感叹地说:“这是我看重德渊的原因。”和原死,吕岱哭的很伤心。

说:“德渊,吕岱的益友,现在不幸,吕岱又在哪里听说过?”谈论的是美丽的。

3. 求薛综传文言文翻译 拜托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址太守。

时交土始开,刺史吕岱率师讨伐,综与俱行,越海南征,及到九真。事毕还都,守遏者仆射。

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

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吕岱从交州召出,综惧继岱者非其人,上疏曰:"昔帝舜南巡,卒于苍梧。

泰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赵佗起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宫之南是也。

汉武帝诛吕嘉,开九郡,设交址刺史以镇监之。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

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长吏之设,虽有若无。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

及后锡光为交址,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梨,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由此已降,四百余年,颇有似类。

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交址糜泠、九真都庞二县,皆兄死弟妻其嫂,世以此为俗,长吏恣听,不能禁制。

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腼面目耳。

然而土广人众,阻险毒害,易以为乱,难使从治。县官羁縻,示令威服,田户之租赋,裁取供办,贵致远珍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玩,不必仰其赋入,以益中国也。

然在九甸之外,长吏之选,类不精核。汉时法宽,多自放恣,故数反违法。

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髠取为髲。及臣所见,南海黄盖为日南太守,下车以供设不丰,挝杀主薄,仍见驱逐。

九真太守儋萌为妻父周京作主人,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功曹番歆起舞属京,京不肯起,歆犹迫强,萌忿杖歆,亡于郡内。

歆弟苗帅众攻府,毒矢射萌,萌至物故。交址太守士燮遣兵致讨,卒不能克。

又故刺史会稽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虐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

次得南阳张津,与荆州牧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后得零陵赖恭,先辈仁谨,不晓时事。表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

巨武夫轻悍,不为恭服。(所取)(辄)相怨恨,逐出恭,求步骘。

是时津故将夷廖、钱博之徒尚多,骘以次锄治,纲纪适定,会仍召出。吕岱既至,有士氏之变。

越军南征,平讨之日,改置长吏,章明王纲,威加万里,大小承风。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

牧伯之任,既宜清能,荒流之表,祸福尤甚。今日交州虽名粗定,尚有高凉宿贼;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界未绥,依作寇盗,专为亡叛逋逃之薮。

若岱不复南,新刺史宜得精密,检摄八郡,方略智计,能稍稍以渐(能)治高凉者,假其威宠,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庶几可补复。如但中人。

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群恶日滋,久远成害。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不可不察也。

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 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

虑卒,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时公孙渊降而复叛,权盛怒,欲自亲征。

综上疏谏曰:"夫帝王者,万国之元首,天下之所系命也。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昔孔子疾时,托乘桴浮海之语,季由斯喜,拒以无所取才。汉元帝欲御楼船,薛广德请刎颈以血染车。

何则?水火之险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况万乘之尊乎?今辽东戎貊小国,无城池之固,备御之术,器械铢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诏。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

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

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天生神圣,显以符瑞,当乘平丧乱,康此民物;嘉祥日集,海内垂定,逆虏凶虐,灭亡在近。

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但当拱手以待耳。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

"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祉,天下幸甚。"时群臣多谏,权遂不行。

正月乙未,权敕综祝祖不得用常文,综承诏,卒造文义,信辞粲烂。权曰:"复为两头。

使满三也。"综复再祝,辞令皆新,众咸称善。

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

4. 李恂奉公不阿文言文阅读题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后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选自《后汉书》翻译李恂,字叔英,后汉临泾人,在李恂任兖州刺史的时候,以清廉俭朴为下属作出了表率.,一张极普通的羊皮是席上垫的褥子,盖的是麻布被子。

后来李恂又转任张掖太守,又素有威严沉毅之名。当时,大将军窦宪的军队驻扎在武威,远近的官吏没有不敬献礼品表示敬意的,只有李恂廉洁奉公不趋炎附势,遭窦宪谗言罢了官。

后来,李恂又被征召做了皇帝的近侍,并被委以持节出使西域副校尉的重任,西域这个地方很富庶,出产很多的奇珍异宝。(李恂到达西域后)各小国的君主和官吏们按照惯例派人赠送给李恂以奴婢、大苑良马、名贵香料、金银玉器等物品,可是李恂一样也没有接受。

5. 文言文 奉公守法

解释: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示例:我们每个人都要~,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

近义词:克己奉公、谦洁奉公

反义词:贪赃枉法、假公济私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 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一切事务。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