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史称是什么名字-辛弃疾史称是什么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关辛弃疾的历史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
我国南宋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