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例子-伦理情感体验是什么
伦理情感体验是指人们在遵照道德规范的过程当中所体验到的情感状态,通常包括道德认同、道德责任感、道德自豪感等。这些情感体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的含义,并促使他们在行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为什么会有情感?伦理?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本质: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直觉的情感体验:第一次见那个女孩,小明就意识到自己喜欢上她了。
想象的情感体验:小明在读一本幻想小说,将自己代入主人公的身份中,和女主人公相爱。
伦理的情感体验:小明有个妹妹,小明很喜欢很关心他的妹妹。
扩展资料
情感体验(affective
experience)是指个体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意识。
一般反映情绪的生理变化,如愤怒时能觉察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和四肢发颤等许多躯体的生理变化。
是由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部分所激活,由副交感神经部分恢复正常。情感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三种观点解释其产生
(1)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就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
(2)坎农-巴德情绪理论,认为躯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产生的。
(3)沙克特的理论,认为有意识的情绪体验,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等三个来源的信息输入的整合,其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感体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