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都核查什么内容-就业协议都核查什么

就业协议是学校和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合同,用于肯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就业协议一般需要经过双方核对才能生效。具体的核对内容可能包括:

1、 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是不是正确;

2、 就业协议的内容是不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就业协议是不是已得到了双方的签字确认;

4、 就业协议中触及的其他事项是不是都已明确;

5. 就业协议的期限和消除条件是不是公道;

6、 其他与就业协议相干的法律问题。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就业协议都需要核对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问题,请随时告知我。

省教育厅就业核查内容

法律分析: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教育部采取系列措施,严格核查就业数据,严肃纠正就业统计违规行为。一是开通毕业生本人核验渠道,2020届高校毕业生可登陆“学信网”,在“毕业去向查询反馈”栏中,对本人毕业去向信息进行核实。二是指导地方和高校开展自查,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实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有关纸质或电子材料在校级就业部门存档备查。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采取向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核实等多种方式,对存疑信息逐条核实、逐一反馈。五是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要求各地各高校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二条 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签就业合同应该注意合同必备条款是否都有。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的约定是否清楚。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劳动报酬。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1、合同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各条款内容和时间两大块。和甲方签订几年的合同,一般来说,第一次合同三年的比较多,也有两年的。如果有试用期,你要核查一下,试用期和签订的年限是否配套!例如三年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有些合同会规定发薪日,因为有上发薪和下发薪之说,一般分为25号发、10号发、15号发三种,当然也有其他的。

2、如果是格式合同 ,一般来说公司需要加的条款都在最后一页写明,这也是格式条款设计的,为了就是区分普通条款和公司提出的条款。对于有签订就业协议流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少数国企来说,主要应当确认是否有正式编制、薪酬是否协商一致、是否解决户口问题。其中在事业单位应当明确约定户口问题,不过约定多为口头形式,可不在就业协议中书面体现,但应当协商一致。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