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有什么特点
“新学制”是指从2017年开始实行的新的教育改革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面向未来:新学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思惟、实践能力和批评性思惟能力的培养。
2、 强调实践性:新学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展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体现多元性:新学制要求学校实行多元化办学,推动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换,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4、 重视毕生学习:新学制鼓励学生在毕业后继续学习,支持学生的毕生学习和延续发展。
新学制旨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1922年,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是仿照哪个国家学制
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新学制的标准:
①适应社会进化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实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学制体系: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从纵向看,小学六年,初小高小4-2分段;中学六年,初中高中3-3分段;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还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
3.新学制的特点:
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②初等教育阶段4-2分段,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③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将中学修业年限增加到6年,提高了中学的程度;初中高中3-3分段,增加了教育的灵活性;在中学阶段实行选课制,在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④取消大学了预科;
4.新学制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学制改革效法美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虽然照抄了美国的学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民族资本主义对教育的要求和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分段的问题,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教育的束缚,重视基本的民众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学制比较简明;
文中提到了美国。
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
第一,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小学分为两级,初级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三,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①延长了中学年限,改4年为6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克服了旧学制中中学只有4年而造成基础知识浅的缺点,改善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
②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
③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如在小学高级阶段,就要求斟酌各地方情形,增置职业教育准备;在中学开设各种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尽快就业。
第五,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
①在中学教育阶段,师范学校修业年限6年,师范学校后三年实行分组选制;②师范学校得单设后两年或后三年,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③在高等教育阶段,依旧制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招收高级师范学校或中学毕业生。
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此外还有“附则”两条,一是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修业年限及课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二是注意特种教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