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属于什么岗位类别-公益岗位属于什么岗位

公益岗位是指在政府的指点下,由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利用本身的资源和优势设立的,专门用于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岗位。公益岗位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岗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公益岗位通常包括社区服务、公共服务、劳动保障等各类岗位,这些岗位的特点是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而且常常需要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公益性岗位人员属于什么身份

公益性岗位人员属于编外工作人员身份。

所谓公益性岗位,就是指由政府出资或者引导社会资金开发,以满足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服务性岗位,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四大类:

1、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

具体包括各类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岗位。

2、城市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

具体包括社区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

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

4、设区市级政府或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报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公益性岗位没有行政编,也没有事业编,属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

法律依据:《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一般公益岗的就业期限不超过3年。除对从审批获得补贴之日起,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现在有些省市也针对公益岗,出台了一些新的改革:对补贴期满后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再次按程序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