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以什么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以什么为教育

孟子认为“教,孝也”,强调父母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他将家庭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还提出“教,知也”,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孟子认为教育不但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动习惯。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主张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一样的,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加强学校教育,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