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后面的标点-综上用什么标点符合
![综上所述后面的标点-综上用什么标点符合](https://edu.h3e.cn/img/综上所述后面的标点-综上用什么标点符合.png)
这个短语通经常使用于总结之前讨论或提出的观点。在这个情况下,它可以与各种标点符号配合使用,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表达的目的。
例如:
1、 综上所述:这个短语通经常使用于结论部份,可以搭配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2、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这个短语用于引出下文的结论,可以搭配逗号或冒号。
3、 综上所述: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个短语用于引导下一步的行动,可以搭配破折号或省略号。
所以,"综上用甚么标点符合"的回答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求来肯定。
中考文综答字后面加什么标点符号
冒号。冒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在总起下文,或举例说明上文。其形式为“:”。中考文综答字后面加冒号,主要的作用是提示下文。如:他有三个孩子:大孩子七岁,二孩子五岁,最小的孩子才三岁。也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如:一面想,一面做。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公文写作文件名之间标点符号
综上所述后面应该用逗号。
综上所述后面还有话,只是停顿了一下。一个大的句子里出现停顿,可以用逗号。如,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已经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公文写作一是二是中间用什么标点符号
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结构用语
公文结构的用语分为:中,国演。讲网,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代,写公文。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三是过渡,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
渝府字〔2009〕23号
1、份号
标注同一份公文正本份数的号.在秘密以上等级公文中标引。
2、密级
秘密,机密,绝密
3、紧急程度
特急,急件
2. 公文正文中人员名字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多个人员的、用顿号。名字前面带有职位的而且部分人有两个以上职位的,用逗号。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公文填写要求:
一、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二、阅读范围:
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
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扩展资料
特定格式:
一、信函式格式:
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
每行居中排28个字。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两线之间各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二、命令格式:
命令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命令”或“令”组成,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命令标识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20mm,下边缘空2行居中标识标识令号;
令号下空2行标识正文;正文下一行右空4字标识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2字标识签发人职务;联合发布的命令或令的签发人职务应标识全称。
在签发人签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分送机关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三、会议纪要格式:
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其标识位置同8.1.4,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