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政府公益岗位工作-什么叫政府公益岗位

政府公益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设立、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面向社会招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与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干、有益于增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社会责任的服务性工作的岗位。这些岗位主要包括社区工作者、养老服务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就业创业服务人员等。
政府公益岗位的特点包括:一是服务性强,主要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二是待遇相对较低,一般不享受正式员工的薪酬待遇,但有相干补贴或嘉奖;三是招聘条件较为宽松,一般来讲只要有相干专业背景和能力便可申请。政府公益岗位对满足人民大众基本需求、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什么意思
法律主观:
公益性岗位 主要包括: (一)政府为投资主体开发的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包括劳动保障协管员、公共交通协管员、社会保险协管员、社会治安协管员、环境卫生协管员、乡镇(村)文化服务宣传员、街道停车收费员、及“黔人社厅[2009]22号”文件明确的其它公益性岗位。 (二)社区公益性岗位。包括街道、社区(村)开办的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敬老院服务等机构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在街道、社区开发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的公益性岗位。 (三) 机关事业单位 的后勤保障及公共管理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邮政投递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公益性岗位。
法律分析:公益性岗位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发并经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用于过渡性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主要包括满足公共利益和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
公益性岗位补贴是街道(社区)或其他经批准的劳务派遣组织安排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对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缴纳社会保险、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由当地财政对用人单位给予补贴。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是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政府从当地财政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用人单位的资金补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