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后效的图片-感觉后效指的是什么
![感觉后效的图片-感觉后效指的是什么](https://edu.h3e.cn/img/感觉后效的图片-感觉后效指的是什么.png)
感觉后效是指在感觉结束后,由于某些缘由,如刺激强度的增加、时间间隔的缩短或刺激延续时间的延长等,再次遭到相同的刺激时,会出现比第一次更强的感觉反应。这类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感觉后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通常会在神经系统中产生。它可以通过神经元之间的重复活动来解释。当一个神经元被激活时,会产生一种叫做突触兴奋的信号,这个信号会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使其产生反应。如果屡次重复这个进程,下一个神经元就会变得更加敏感,对刺激的反应也会更强。
感觉后效可以产生在各种感觉系统中,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例如,在视觉系统中,如果我们常常看亮光,我们的视网膜会对亮光变得更敏感,当我们再次看到亮光时,我们会感觉到更强烈的光线。
感觉后效也与学习和记忆有关。通过反复训练和温习,我们能够提高对某种刺激的敏感性,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强化"。感觉后效还可以影响我们的行动反应。例如,如果我们常常听到某个声音,那末当我们再次听到这个声音时,可能会有更多的反应,比如紧张或恐惧等。
感觉后效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sensory aftereffect)。感觉后效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像(after-image)。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请你先看一下强光刺激物一二分钟,然后把眼睛闭上,这时你会看见眼前有一个与强光刺激差不多亮的像。因为后像和强光刺激一样,都是亮的,即品质相同,所以叫正后像(positive after-image)。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此时把眼睛转向白色的墙壁,就会看到一个比墙壁还要暗的像,因为后像和强光刺激在品质上是相反的,所以叫负后像(negative after-image)。彩色视觉也有后像,不过正后像很少,一般都是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在颜色上与原颜色互补,而在明度上则与原颜色相反。例如,注视一个红色菱形几分钟后,再看一白色背景时,在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蓝绿色菱形,这就是颜色视觉的负后像。
在视觉中,如果让断续的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则后像可以使这些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flicker fusion)现象。例如,使用交流电的日光灯,如果每秒钟闪动100次,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断续的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动或连续的光。在中等光强度下,视觉后像能保留大约0.1秒。因此,如果一个闪烁的光源每秒钟闪动超过10次,就会产生闪光融合现象。但是,临界闪光融合频率还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光的强度、波长、光落入视网膜的位置以及机体的身心状态等都会影响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感觉后象感觉后效是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象;声音停止以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这是听觉的后象。
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失去视觉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灵敏。
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联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