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状况属于什么归因类型-身心状况属于什么归因

身心状态的归因可以是遗传、环境、行动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例如,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可能遭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其心理状态则可能遭到其所处环境和个人行动的影响。因此,在解释身心状态时,需要斟酌所有相干的因素,并进行全面分析。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如下:

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能力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能力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太大的波动;再次能力并不受个人的控制,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首先努力程度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见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因素;再次努力程度可以受个人的控制,根据个人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重要性认识来付出相应的努力。

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任务难度是属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任务难度是稳定的,是指一件事从始至终难度稳定,

如考取某种资格证书这件事对某一个人来说一直很难或一直很简单;再次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并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降低任务的客观难度。

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运气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运气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再次运气是不受个人控制的,不能由个人决定运气的好坏。

身心状况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身心状况是个体的内部因素;其次身心状况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况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再次身心状况是不由个人所控制的,比如是否生病并不能由个人决定。

身心状态是:身心合一,就是精神和肉体高度的协调。首先要觉知到你身体的存在:你要能觉知到你的每一个肢体、每一个手指、每一个脚指。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即心理状态的主要构成成分。以此为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以较好地概括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身心状态特点:

直接现实性: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现象都是以心理状态的方式存在,或者说,人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以至高级神经活动等。

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现实的心理状态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现出来。因此,了解自己或别人的心理生活时,直接观察到的便是在一定情境时存在的心理状态,作为了解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指标,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直接现实性。

综合性: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各种心理活动的复合表现,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还包括许多复合的心理过程,不止是心理过程的简单的拼合。

而是由这些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复合物。尽管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但心理状态始终是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