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归因是什么意思-外部归因什么意思

“外部归因”是指将某件事情的缘由归结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内在的、个人的因素。它通常被用于解释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认为结果是由一些外在的因素致使的,例如环境、他人或运气等。这类观点疏忽了个体的努力和能力,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动力和自尊心。

正确归因的例子

正确归因的例子如下:

1.外部归因,即把所发生的事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比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举个例子,某新人工作没做好挨了批评,怪领导刁难,于是果断裸辞,这样的情况就属于外部归因。

2.内部归因,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内在因素,比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

同样的例子,某新人工作没做好挨了批评,他会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当,争取以后改进,并没有辞职的想法,这样的情况属于内部归因。

3.综合归因,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一个人想要辞职,习惯了外部归因,顶多是获得了一种虚假的尊严,而那只是想象中的你,并非真实的你。

要了解真实的你,可以通过内部归因看看:我,而不是他人或者环境,有哪里可以改变的?

但也请记得,过度的内部归因,会让自己困在愧疚感中无法前行与修正,甚至自我否定,反而困住了你的职业生涯。

第一份工作做得不开心了是否还得坚持下去,建议新人们用综合归因来考虑。

一方面积极寻找内在原因,是不是自己心态有问题或者不够努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外在原因,这份工作是否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严重阻碍了个人发展。

这种综合归因方式既不会过于勉强自己,也能让你更加理性平和地看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