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额制教师什么意思-员额制教师指什么

“员额制教师”是指在教育系统中依照一定比例配备的专职教师。员额制是一种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并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员额制通常需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提拔、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员额制是什么意思呢?

员额编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人员编制,其工资福利、装备配置、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属于在编人员,由财政拨款保障。

员额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使用编制报备员额的教师统一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2、不是事业编制,但实行员额对应人员,有总量控制,出入编制按规定程序办理;

3、相关待遇与事业编制人员相同,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4、根据合同期限内考核决定是否续聘。

扩展资料

事业编制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员额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员额编制教师是指教师需要和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第三方公司派遣到公办学校任教。两者待遇不相上下,额编制待遇是参照正式编制的。员额编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人员编制,其工资福利、装备配置、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属于在编人员,由财政拨款保障。员额编制属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下进行统一招聘,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核定,为当地直属或下属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其工资福利、装备配置、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被聘用人员与具体用人单位直接签订聘用合同。

一、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法律依据: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第二条 生产性工人岗位(技术)工资标准,由学校参照国家机关工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表,结合学校的特点拟定,但需报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