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专业是什么-社会公是什么专业

社会工作是一门研究如何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它关注的问题包括社会不公正、贫困、疾病、失业、家庭暴力、移民等。社会工作者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并增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通常触及课程如心理学、人类发展、社会学、政策分析、法律和伦理学。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学习沟通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以便在各种环境中有效地与人交往和合作。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的工作,他们可以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医疗机构或私人公司中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可能包括提供咨询、制定服务计划、调和资源、监督项目进度等。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旨在帮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增进社会公正和同等。

社会工作学专业是学什么的

社会工作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社会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1913年,由美国教授葛尔溥在上海私立沪江大学创立社会学系,并于1917年由他主持创立了“沪东公社”,在上海杨树浦一带工人社区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涉及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卫生运动、个人家庭改良、宗教活动等工作。

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建时,分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两个学科,注重培训社会服务专业人才。

192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改称“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仍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开设了“个案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等14门课,为各社会服务机关、团体培养社会福利工作者。金陵大学在1948年以前设立社会工作组,隶属于社会学系。

1946年,社会工作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社会工作组的支持与帮助下,拨给了相当数量的物质,支援了不少师资,培养了十余名社会工作研究生,又于1948年单独成立了社会福利行政系,招收了社会工作本科生,成为中国唯一的独立的社会工作系。其他如东吴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复旦大学、齐鲁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许多大学,也都有“社会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课程的设置。

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系和社会福利行政系。[7]

1983年,民政部首先倡导社会工作教育,在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上号召民政系统要建立各种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各类民政专业人才。

1984年,民政部派团考察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从考察中认识到了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作用,开始推动恢复重建专业社会工作。

1987年9月,“马甸会议”上初步形成了在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意向。

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普通高等学院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将“社会工作与管理”列为“试办”专业。

1988年,民政部资助北京大学100万元设立的社会工作专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也先后建立了同样的专业。经过师资培训及课程准备,北京大学于1989年开始招收首批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生。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社会工作专业为法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30302,属社会学类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报考公务员时社会工作专业一般算是法学类吗?

社会工作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的一门专业,属于社会学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社会工作方法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有能力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各个领域中开展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的专业。它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方法,为案主(client)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轨。

此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社会工作实务等,其中涵盖的课程体系有社会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学、心理学等主干学科,并以此为基础,同时还需要涉猎一定的法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公务员专业分类里,社会工作专业属于法学类:社会工作类归于法学。

具体指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这两个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主要课程:社会保障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心理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整合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矫正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民政概论、社区活动策划、灾害信息员资格考试课等。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毕业生适合到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公司的人事部门等,总体来说就业前景比较不错。

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尽管按照社会需求,这些人远远不够用, 但实际上却仅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其他相当部分则进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工作。社会工作人员,相当于政府的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