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选什么的-两会是选什么
![两会是选什么的-两会是选什么](https://edu.h3e.cn/img/两会是选什么的-两会是选什么.png)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一年都会在北京举行。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主要任务是讨论、制定并修改宪法和其他法律;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则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阵线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因此,“两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等。同时,参会代表们还会就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两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它不但触及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也影响着普通公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两会几年一次
法律分析: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1、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3月的时间刚好足够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农历春节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行,所以选在3月可以避免与春节相重叠。
2、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开。
3、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选举人大代表中间隔了4年零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才正式规定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县、乡两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则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代表大会选出的。
《选举法》第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
《选举法》第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分析
选举结果表明,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妇女代表比例有所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
据统计,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
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日报网-两会百科 全国人大代表如何产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3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