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公共科目考什么-公遴选课是什么

“公遴选课”是中国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对报考者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公遴选课的考核,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并提高其在公务员岗位上的工作能力。

公务员遴选考试考什么?

公务员遴选考试主要考的内容是三个方面,分别为体例,工作,理论。

公务员遴选,全称为公务员公开遴选。

2013年1月,组织部、人社部印发《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中组发〔2013〕7号),明确定义了公务员遴选,是指市(地)级以上机关从下级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

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局规定: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名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央层级以下公务员进入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只能通过遴选进入。

特点:

1、遴选是公务员转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上级机关直接向下级基层机关选人,可越级遴选,遴选通过人员工作单位的级别将有很大的提高。

2、遴选包含了职务平调和提拔两种可能。遴选更多的时候是职务的平调,科员职位遴选科员,这就有点等同于选调。也有一些遴选职位是选拔的,遴选成功职务将得到晋升,科员的可以遴选为副主任科员,副科的可以遴选为主任科员,这就有点等同于公开选调,但遴选的都为内设机构公务员。

3、遴选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中组发〔2013〕7号)规定参加公开遴选的公务员应当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工作经历,我们简称为“双2经历”。部分岗位要求在现任岗位的任期不得少于2年。